肯·福萊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一章
它是史上最夢幻的飛機。
宣戰那天的十二點半,湯姆·路德佇立在南安普頓碼頭上,懷着一顆急切又懼怕的心凝望着天空,等待飛機到來。他反覆輕聲哼唱着幾小節貝多芬的《皇帝協奏曲第一樂章》,那是一段慷慨激昂的曲調,恰如兵戈鐵馬的戰場。
他身邊全是來看熱鬧的:配備望遠鏡的飛行愛好者、小男孩,還有好奇的探索者。路德心想,這是泛美飛剪號第九次降落在南安普頓港,但他們的新鮮勁兒卻還未消退。這架飛機是如此令人神往着迷,以至於人們在自己國家開戰的當天還蜂擁而來,只爲一睹真容。碼頭兩側,兩艘富麗堂皇的遠洋郵輪在人羣上空高高聳立着,但這漂浮酒店已然失去了魔力,所有人都在望着天空。
趁着飛機還沒來,人們都在用英式口音討論戰爭。小孩子們爲戰爭的到來興奮不已;男人們故意壓低嗓音聊着炮兵坦克;女人們則神情陰鬱。路德是美國人,他希望自己的國家能遠離戰爭:這根本不關美國什麼事兒。更何況,納粹對共產主義夠強硬,這一點值得讚揚。
路德是個專門生產羊毛布料的商人。共產黨曾在他的紡織廠惹是生非。路德任其擺佈,而他們卻差點讓他破產。時至今日,他還心有慼慼焉。當初,他父親的男裝店因爲敵不過猶太商人的競爭,搞得一敗塗地。接着路德的毛料廠又遭受共產黨的威脅——大部分共產黨都是猶太人!後來路德遇到了雷·帕特里卡,命運從此改變。帕特里卡的人知道怎麼對付他們。後來毛料廠裏出了幾回事故:一名性急的工人把手卡進了織布機;一名工會的招募員在車禍中身亡,肇事者逃逸;兩名投訴工廠違反安全生產條例的男子在酒吧裏打鬥,最後以入院治療告終;一名鬧事的女人在家裏房子失火之後,便撤銷了對公司的訴訟。這些事故只花了幾周就全部擺平了。然後就再沒什麼騷亂了。希特勒會的帕特里卡也會,對付共產黨得像碾碎蟑螂一樣。路德跺跺腳,依舊哼着他的貝多芬。
一艘汽艇駛出帝國航空公司水上飛機碼頭,穿過了海斯河口,又貼着濺落區來回開了幾圈,清除漂浮物。人羣裏傳出一陣急切的低語:一定是飛機馬上要來了。
第一個瞅到飛機的是個穿着雙大靴子的男孩。雖沒有望遠鏡,但他那十一歲的視力比鏡片強多了。“來啦!”他指向西南方尖叫着,“‘飛剪號’來啦!”每個人都朝那個方向看去。起先,路德只看到個飛鳥似的模糊形狀,不過沒多久,輪廓就清晰了。興奮勁兒在人羣裏蔓延開來,大夥相互轉告着:“那男孩說得沒錯!”
雖然大家都叫它“飛剪號”,但從技術上講,它叫“波音B-314”。泛美航空公司委託波音公司打造一架能搭載乘客橫跨大西洋又豪華舒適的飛機,而這就是成果——一座龐大、莊嚴、霸氣得難以置信的空中宮殿。六架飛機成功交付後,泛美又訂購了六架。無論是舒適度還是優雅度,它都能同停放在南安普敦那艘神話般的遠洋郵輪媲美。不過,那艘船穿過大西洋得花上四五天,而“飛剪號”完成這段行程只消二十五到三十個小時。
“它就像一隻帶翅膀的鯨魚。”飛機飛近的時候路德這樣想着。它有像鯨魚一樣巨大的鈍鼻子,龐大的身子,錐形尾部的尖端有一對高擎的尾鰭處達到頂點。巨大的發動機裝在機翼內。翅膀下面是一對又粗又短的海翼,它們讓飛機在水中得以保持平穩。飛機底部猶如刀刃一樣鋒利,彷彿快艇的船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