姵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此歌此舞,據說是鎮海節度使府上一景,詩也早已名滿江南。作詩之人正是眼前這歌妓,名喚“杜秋”,乃李錡的家婢,江南的風流子弟慕其才名,都喚她一聲“秋娘”。
她這首詩也是含義
獨特,衆說紛紜。有人說是及時行樂之意,有人說是男女之間表達愛意,也有人說是勸君珍惜年華,努力奮進……正因衆說紛紜,文人雅士們每當集會時都要拿出來爭執一番,便讓這首詩聲名大噪,甚至傳到了長安。
西嶺月也對這首詩異常熟悉。十六歲時,她頭一次向那人表露心跡,便是抄寫了這首詩送給他,而他也回贈她一枝桃花。本以爲兩人青梅竹馬,彼此又心意相許,沒有什麼能讓他們分開……然而一轉眼,他即將另娶佳人……
西嶺月越想越是悶悶不樂,接下來的幾支歌舞都沒有觀賞。豈料歌唱完舞跳完,高夫人突然說道:“方纔的歌舞,衆家娘子都看到了,這簪花宴的第一簪,便是請各位從這些歌舞中任選一曲,作一篇賦。”
一聲鶯笑傳來,不知是哪家的千金開口逢迎:“夫人眼界高,您府上這簪花宴,竟有當年滕王閣集會的風範呢!”
“是啊是啊,”她鄰座的閨秀也笑着附和,“當年王子安一篇《滕王閣序》技驚四座,也不知在座的姐姐妹妹誰有如此才華,能再作一篇《簪花宴序》呢?”
“只怕這序寫得太好,我們都不敢動筆了呢!”
“咦?說起來咱們也是在樓閣上集會,真是巧合啊!”
一時間,座上名門淑女笑語連篇,竟都能賦上幾句《滕王閣序》中的佳句。這邊廂有人提起“物華天寶,人傑地靈”,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