姵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邊廂便有人誦出“雄州霧列,俊採星馳”。衆人你一句我一句,幾乎要將整篇《滕王閣序》背下來,氣氛也實打實變得熱鬧了。
西嶺月聽得無趣,抬眸掃向高夫人,卻見她面無表情,似乎沒什麼興致。
奇怪,這麼應景的文章,高夫人爲何沒反應?而且她明明記得李錡的書房裏就掛着一整篇的《滕王閣序》。西嶺月正想着,只聽一名閨秀半開玩笑地接話道:“說來說去,作賦又有何難,可若是拔得頭籌,夫人有什麼獎賞嗎?”
這一問,終是讓高夫人的臉上有了些笑容:“自然有獎賞。詩詞歌賦、琴棋書畫,簪花宴均要一一比試。這第一簪是作賦,古賦也好,駢賦也可,不拘什麼。若是得了頭名,老身會從滿園的秋菊之中採一朵獨品相贈;往後還有七場比試,每一場獲勝者皆有獎賞。待八場比試過後,諸位將與老身一同評出這簪花宴的魁首,老身自有厚禮相贈。”她話到此處,高聲朝外喊道,“來人。”
十六名僕從應聲入內,分成八人一組,平抬着兩個高約五尺、寬約一尺半的物件進門,其上均搭着一塊紅綢布,看不出是什麼東西。見衆人好奇,高夫人遂指着它笑道:“這對屏風乃上月新造,還不曾有人見過,老身打算送給今次簪花宴的魁首。”
她邊說邊示意僕從揭開紅綢,衆人只覺眼前金光一閃,皆是低呼出聲——這竟
然是兩扇用黃金打造的屏風,真可謂大手筆!而更令人驚歎的是,這兩扇屏風上還刻着一層精緻的浮雕:
第一扇雕的是一男一女坐在一處精緻的高臺上合奏,男吹簫、女吹笙,遠處鳳凰喧鳴,白雲圍繞;第二扇雕的還是一男一女,男乘龍、女乘鳳,比翼雙飛翱翔天際。
在座的閨閣千金們均飽讀詩書,自然知道這兩扇屏風上的畫是出自一個著名的典故“蕭史弄玉”:
相傳弄玉是秦穆公的女兒,喜好音律,擅長吹笙。有一晚她望月吹笙,引來一位名叫蕭史的男子吹簫合奏,兩人情投意合,遂結爲夫妻。婚後兩人恩愛有加,秦穆公專程爲他們建造了一個高臺以供夫妻合奏,因兩人合奏出的樂聲悠揚能引來鳳凰鳴叫,故起名曰“鳳凰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