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伯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爲什麼這裏會出現關公?它和我們在勝嚴寺裏看到的那半截石像,有什麼聯繫嗎?”
我否認了這個說法。勝嚴寺那個關公像,最多是清代的東西,跟這個關帝廟年代差得遠着呢。再說,自從神秀把關羽提升爲佛教護法神以後,中土廟宇的關羽像隨處可見,不能說明什麼問題。
木戶加奈從口袋裏摸出一隻膠皮手套戴上,伸手去摸關公像,從頭到腳摸得相當仔細,還用一把小尺子去量。過了十分鐘,她回過頭來對我說:“這尊青銅像差不多有一千多年曆史。”
“哦?數字能估得這麼精確?”
“嗯,我是從銅像表面的鏽蝕厚度推測的。你看,這鏽蝕面層疊分明,分成好幾個層次,蝕感均有細微差別。有一個估算的公式。”木戶加奈回答,一涉及到專業領域,她的語氣就不再靦腆。
我笑道:“我倒忘了,你有篇論文就是討論這事兒的。”
我記得在木戶加奈的簡歷裏,曾經發表過一篇試圖把文物包漿量化的論文,很有野心。她既然能寫這種內容的東西,對古董的鑑別肯定是有相當的自信。
木戶加奈道:“這並非全是我的成果。我的祖父木戶有三才是這個理論的最早提出者。”
我看她說得非常自豪,一時不知該怎麼回答。她不知道,這尊關公像可不是真品,它應該是1931年6月在岐山誕生的,製造者正是鄭虎。
我忽然想到,這銅像是民國產物,身上鏽蝕卻這麼厚,明擺着是故意做舊。許一城找鄭虎造這麼個東西,肯定是打算設局騙木戶有三。那些看似古舊的銅蝕,不僅騙過了當代的木戶加奈,恐怕還騙過了幾十年前的木戶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