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先把孩子送到狐狸和野狗的嘴邊,讓它們把她喫掉,然後開槍打死它們爲女報仇,這正是最英明的政治家慣用的手段。在距離蟲巴蠟廟半里路處,爺爺掏出子彈,認真地擦拭着,他擦掉了子彈屁股上的油膩,並把每一粒子彈的彈頭放在自己頭皮上蹭過。據說放在頭皮上蹭過的子彈就變成了炸子,沾肉就炸,威力大增。他那杆鋼槍是比利時國槍炮公司製造,彈倉裏能壓七粒子彈。中國人管這種槍叫“七連珠”。
這是一種質量很好的槍,在爺爺的時代裏,一杆“七連珠”價值一百大洋。爺爺壓上子彈,拉開槍栓,把子彈推上膛,讓“七連珠”處於一觸即發的狀態,然後英勇無畏地向前走。一輪朝陽從沼澤地裏升起來,照耀得這個大漢滿臉通紅。漸近蟲巴蠟廟,他把槍抱在懷裏,變雄赳赳的走姿爲小心翼翼的走姿。蟲巴蠟廟前靜寂無聲,沒有野狗,也沒有狐狸。包裹過二姑姑的紅被單子像一面鮮豔的旗幟,懸掛在廟門上。
紅被單子完整無缺,上面沾着一些黑色的胎糞,沒有一牙一爪撕咬痕跡。嬰孩哪裏去了?爺爺站在蚆蠟廟前茫然四顧,看到了紅色的沼澤、青色的村莊、黃色的野草,一隻孤獨的仙鶴抻着頸子奮力向着太陽飛行,爺爺百無聊賴地對着它開了一槍,沒有打中。又開了一槍,還沒有打中。再開一槍,依然沒有打中。這是爺爺射擊史上的一大恥辱。他不再射擊,盯着那仙鶴在陽光裏變成了一個針尖大的光點,然後收回目光,眨眨痠麻的眼,大背了槍,垂頭喪氣地走回村莊。
爺爺走進大爺爺的家門,向大爺爺和大奶奶報告了把蠟廟前的情況。大爺爺說:好好好,這個丫頭命大,肯定是被人抱走了。大爺爺嘴上說好,臉色卻很陰沉,爺爺知道他寧願聽到女嬰被野狗和狐狸喫得骨渣不剩的消息也不願聽到手腳生蹼的女嬰逃了性命的消息。
大奶奶又獻上草來,爺爺扔一束進嘴,枯燥無味地咀嚼着。這時院子裏狗狂叫,大門上的銅環譁啷譁啷響。大奶奶警惕地看了爺爺一眼,好像懷疑爺爺引來了虎狼。她挪動小腳,走到院子裏,在影壁牆後摸挲着土炮後邊的引火帽兒,大聲問:“何人敲打門環?”
門外的人不回答,只是持續不斷地敲打門環。節奏分明的門環聲證明敲打者不慍不火,心情平靜,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爺爺和大爺爺都來到院子裏,示意大奶奶去開門。
來人一臉皺紋,下巴上生着一部白鬍須,是個陌生的老者。雖然衣衫襤樓,但骨格清奇,頗有幾分令人肅然起敬的丰儀。更重要的是,他的懷裏,抱着被爺爺丟棄在蟲巴蠟廟前的生蹼女嬰。
大爺爺、大奶奶、爺爺,三個人目瞪口呆。白鬍須老人走進大門,把懷中的赤子放在冰涼的溼地上,冷笑一聲,轉身便走。
大爺爺攔住老人的去路,裝腔作勢地問:“您這是什麼意思?您把這個嬰孩扔在這裏是什麼意思?”
老人道:“除了你們食草家族,誰家能生出這樣的嬰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