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殘雪:對本國文學我是持批判態度的。批判纔會有希望。90年代以後,文學的水平下降得不成樣子了。我認爲應該從文化上來反思。中國文化本來就不能搞純文學,搞大衆娛樂文學可以有點經濟效益,搞純文學是不行的,沒有根基,它不是一種人性的文化。
南都週刊:您覺得突破這種困境,作家學者需要做的是什麼呢?
殘雪:不能光做樣子,要老老實實向別人學習。
南都週刊:您認爲當代中國的環境,有沒有條件產生偉大的作家?爲什麼?
殘雪:這種事情很難說。不論哪個時代都有可能產生偉大的作家,文學這種東西不好說。討論有沒有條件產生作家,其實也沒什麼意義。搞出好作品纔是當務之急。
南都週刊:您認爲對於中國作家來說,諾貝爾文學獎意味着什麼?您會看重這個獎項嗎?
殘雪:不意味什麼。我不會看重這個獎項。我們國家一些人總是抱有“看險”的心態來看待這些獎項,小市民心理最嚴重,明明跟自身沒關係,還非得去湊熱鬧。大概自己活得不順暢,要看別人落水來求得心理上的平衡。這也是典型的國粹。諾貝爾文學獎並不能代表作家的水平,它只是一個獎項,完全沒有什麼意義。我更看重作品在讀者當中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