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果真如劇中人所相信的那樣,一切都是星辰的意志嗎?請看李爾於半無意識中說下的這些話吧:
“可是你是我的血肉,我的女兒;或者還不如說是我身上的一個惡瘤,我不能不承認是我的;你是我的腐敗的血液裏的一個淤塊,一個紅腫的毒瘡。”
[82]
將這兩位公主的冷酷無情同李爾王對待小女兒的態度對照一下,就明白了什麼是“一脈相承”。當然,這兩位又將李爾王身上的那種東西大大地發展了(王宮本來就是孕育邪惡的溫牀),以致老王一見之下無法認出屬於自己體內的東西,就像見了魔鬼一樣意外。這種女兒內心昏黑一團,只有原始的本能在起作用,支配她們的全部行動,所以不但同人合夥弄死了老父和妹妹,她們還自相殘殺。在她們身上,作者將人的獸慾以可怕的圖象描繪出來,而老王的虛榮和冷酷就是這種禽獸之行的起源。
李爾王的小女兒則是他身上的美德的化身。她愛心強烈,頭腦清晰,性格正直。想必李爾王在青年時代性格中的這一面也是十分突出的,因此他纔會受到人民和下屬的擁戴。可是就由於科迪利亞的正直,她遭到了老王冷酷的唾棄,命運的玩笑開得十分大,從此她與最愛她的老王分離在兩個世界。她的消失卻在李爾王心上留下了創痛,只不過當時他不知道,隨着時間的推移,真象的漸漸嶄露,那傷口才開始流血。被李爾王所鎮壓下去的內心深處的理性,到頭來成了他發瘋的原因。如果科迪利亞不是那麼可愛和善良,如果她多一份私心,少一份對父親的愛,李爾王恐怕也不致於發瘋。通過這位小女兒的品性,我們可以領悟到李爾王性格中兩個部分的爭鬥有多麼激烈和尖銳,那是一場要命的戰爭,如果要留下性命,就只有讓頭腦發瘋。科迪利亞最終也沒能逃脫命運的鐵蹄,美的毀滅是情感邏輯的必然,復仇往往是徹底的,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的。這樣一種可怕的悽慘所揭露的,不過是那個爲世俗所遮掩的,每時每刻有類似事件發生的黑洞深處的真象。只有老於世故而又保持着真正童心的詩人,才具有那種透視本質的眼光。
經歷了情感的驚濤駭浪的李爾王,面對着囚籠反而心存欣喜,因爲他誤認爲從此可以同心愛的人被關在一起了。
“我們兩人將要像籠中之鳥一般唱唱歌兒。當你求我爲你祝福的時候,我要跪下來,求你饒恕;我們將要這樣生活、禱告、唱歌、說些古老的故事,嘲笑那些金翅的蝴蝶,聽那些可憐的囚徒們談論宮廷裏的消息;我們也要和他們一起談話,誰失敗,誰勝利,誰在朝,誰在野,用我們的意見解釋各種事情的祕密,就像我們是上帝的耳目一樣……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