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這真是現世愚蠢的時尚:當我們命運不佳——常常是自己行爲產生惡果時,我們就把災禍歸罪於日月星辰,好像我們做惡人是命中註定,做傻瓜是出於上天的旨意,做無賴、盜賊、叛徒……”
[80]
如果僅從世俗的眼光來看,李爾老國王是一個善良、慈愛、輕信、剛愎自用的人,他的悲慘遭遇是人所無能爲力的命運的戲弄,或如劇中多次提到的神祕的星辰的作用——一種超自然的力量。隨着歷史的向前發展,現代人已經懂得了,人的性格是一個極其複雜的東西,是一個無底的黑洞。所以與其說人的命運由那遙遠的星辰決定,不如說主要是由那看不見底的黑洞深處的東西來決定。莎士比亞的不朽就在於,他在幾百年前就已憑着天賦的敏感,藝術家的直覺,將對於性格的探索的方向指向了人的內部。
一個人性格中的惡,總要有一定的機遇,纔會以其可怕的、殘暴的面貌全面展開,善也是同樣。而在表面,每個人都爲社會、家庭、以及輿論這些表面的東西所掩蓋,很少“露出廬山真面貌”。李爾王便是這樣一個人。這位爲人民所擁戴的國王,性格上有着致命的缺陷。雖然劇中沒有對他過去的生活加以描述,讀者只要從他對小女兒科迪利亞的處置這一件事,就可以推斷出他從前是一個“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國王。這個國王,他像火一樣熱,又像冰一樣冷;他既慈愛,又殘酷。也許在年輕的時候,當理智還是如日中天之時,他還能夠聽信良言,對自己的惡習稍加約束;但到了老年,思維已經遲鈍,自制力大大減弱,這時原始的慾望便如同氾濫的洪水一般淹沒了理智,昏聵衰老的軀體只能隨波逐流。李爾王退休前分配土地給三個女兒這一場,是他身上邪惡的總爆發,在那個時刻,他那昏花的老眼再也分不清黑白,體內的魔鬼慫恿他做下最最荒謬的事,這時命運對他的復仇就開始了。
可以說一切都是早有醞釀,人沒有理由抱怨。李爾王的命運是他性格中的兩種成分搏鬥的結果,放棄理性的防守往往遭到兇殘的懲罰,大自然的規律其實是人性內部的規律。一般來說,人是難以認識到這些規律的,所以纔有“星辰”一說,那種事後的覺悟往往要付出慘重的代價。李爾王的遭遇,便是慘痛的,直至最終付出生命的認識過程。人在青年時代忽略了的東西,要由老年來加倍地承受其後果,這種極限的承受甚至導致了他的發瘋。李爾王由於自身的侷限,直到最後也沒能完全認清自己身上的罪惡,作者將他那失敗的努力呈現給世人,其警醒的意義當然不在外部。縱觀整個過程可以看出,是李爾王內心的人性良知使得他的煎熬變得如此可怕的,那就如地獄烈火的烤灸,越來越窒息,越來越絕望,除了死不會有任何解脫。從這個意義上也可以說李爾王自己殺死了自己。心的兩個部分相煎太急,終於導致了破碎。李爾王只是一個普通人,當然不可能有清醒的自我意識;像所有的俗衆一樣,他在黑暗中的荒原上爬來爬去,讓閃電與驚雷鞭撻他的靈魂,徒勞地用對心的拷問來找出世俗的答案。他的努力以失敗告終,美被毀滅,意義消失,塑造這個生動形象的作者卻獲得了最高的成功。
煎熬着李爾王的是兩股毀滅性的情緒——對兩個大女兒的恨和對小女兒的內疚,這兩股情緒都是絕對沒有出路的。他不可能向大女兒們復仇,因爲他是自作自受,只好在心裏給予她們最惡毒的詛咒,這種詛咒反而只能傷着他自己;他也無法啓齒請求小女兒的原諒,他自己翻臉不認人,冷酷地剝奪和羞辱了那麼愛他的小女兒,使他一想到這事就恨不得立刻死去。當一個人肆無忌憚地踐踏了自己的靈魂之後,靈魂的復仇就會格外瘋狂。缺乏自我意識的李爾王要爲自己的情緒找出路,他只能一遍又一遍地詛咒兩個心靈醜陋的大女兒,他甚至詛咒上天對他不公。然而即便這樣做了,狂暴的心還是得不到絲毫的安寧。爲什麼呢?只因不安的根源在他自己身上,他只有消除了無窮無盡的後悔和深而又深的內疚才能平靜下來,要做到這一點,只有死。他不知道,也不可能知道了,這可憐的人已走到了墳墓的邊緣。
李爾王的三個女兒正是李爾王自己的鏡子。三位公主都繼承了他的血脈,並將他性格中對立的兩個部分發揮到極致。如常識告訴我們的那樣,“惡”的遺傳總是更容易走極端,更容易在變異中結出不可理喻的果子。這兩個大女兒,兩個“違反天性的妖婦”、“毒蛇”,她們到底是不是可憐的老王的女兒?或如李爾所說:“究竟大自然裏有什麼原因,能造成這樣硬的心?”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