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原來精靈們全都在做致命的衝刺,他們要從地獄向上飛昇!是的,他們最終要飛到虛無的所在去,只是它們現在不知道。這時浮士德發現他和梅菲斯特已來到了魔鬼之山布羅肯,他忽然明白了梅要他遠離世俗的用心。在布羅肯山上,慾望的世界沸騰着,火光煙霧的旋渦裏,人羣正向惡魔湧去,浮士德爲之吸引,但梅菲斯特要他進行另外一種觀察,也就是安靜地停下來,跟他一道去深入生命的結構,發現生命中的意識,和這意識所起的作用。在這隻能向前沒有退路的布羅肯山——一個無限的空間,梅菲斯特如同回到了家,他很高興自己作爲魔鬼出面,因爲這一身份在此不勝光榮。於是兩人在喧囂聲中來到了火堆旁,聽到了坐在那裏的將軍、大臣、新貴和作家對於時勢的發言。這四個人是慾望世界裏的理性,既憤世嫉俗又無可奈何,他們訴說着世風日下,以及理性對於慾望的被動地位。梅菲斯特受到感染,也變得老態龍鍾。大家都沉浸在傷感之中,因爲這世界確實不盡人意:無論是衝動還是理性,都不能盡興發揮,二者之間的制約使得人生之酒已乾涸,生活總是枯燥無味。此時又有賣舊貨的女巫進來強調這種看法,她說她的舊貨全是過去的好日子裏那種熱血生存的見證,那種日子已一去不復返了。梅菲斯特馬上打斷她,說只有新貨才能吸引人(他指的是創造)。接着梅菲斯特和浮士德同女巫們跳起舞來,相互間用言語露骨地進行性挑逗。正在興頭上,一名尾脊幻視者插進來進行干涉,這名尾脊幻視者正是深層意識的象徵。
“你們怎麼還在這兒!真是聞所未聞。快滾開!我們早就進行了啓蒙!——這個魔鬼團伙,全然不講常規。我們已經這樣聰明,可泰格爾還在鬧鬼。”
[109]
尾脊幻視者一出場就向衆人指出慾望的虛幻性,說些讓大家敗興的話。如浮士德所描述,尾脊幻視者駕御慾望前進的軌跡不是直線,而是近乎一個圓。因此尾脊幻視者也是自相矛盾的,他徹底否定慾望,但他不搞精神專制,所以他似乎什麼也做不了,只能坐在一個積水潭,讓螞蟥從他臀部吸血以自娛。浮士德觀察了這些精神深處的圖象之後,反省就發生了。他從縱慾的狂歡中甦醒,眼前出現了格蕾琴孤零零的慘白的幻影,他變得憂傷起來。而梅菲斯特還不放過他,立刻告訴他說格蕾琴的腦袋已經被砍下了。
布羅肯山上發生的這一切,就是人的意識爲了向人的慾望進行報復,在自省中向內探索所看到的圖象。在圖象中,人的理性似乎是無能的,呆在一旁什麼也做不了,但實際的情形並不如此,一切都是暗中控制的,有規律的,因爲人性從一開始就建立了那種古老合理的機制,矛盾的雙方有種必然的對稱。浮士德體會到了這一點,所以他暗示說尾脊幻視者的軌跡是圓的軌跡。也就是說,他明白了自己內心的需求,陷入了深深的自責之中。於是原始放蕩的慾望被制裁被驅逐,他開始審視自己在愛人身上製造的創傷有多深。似乎不合時宜,但卻是必然的轉折。
很明顯,布羅肯山狂歡的場景中有兩類人物,一類是代表原始慾望的自然界的精靈,另一類則是代表理性的古板而又明智的老派哲人,二者表面相互仇恨,其實又是相互依存的,其情形正如我們內心時時感到的那種矛盾。人的精神經歷了漫長的文明之後的確變得複雜而又曖昧,人總是覺得好日子是屬於遠古的,但遠古時代人性還處在朦昧之中未展開。現代人只有通過艱辛無畏的探索,才能做到既身處荒謬,又隨時可以重返精神的源頭。浮士德在這個精神迷宮中看到了同自己這場戀愛並行的,心靈深處精神的歷程。一切做過了的,都會遭到相稱的報應,他自然而然地走進深淵。
2000年8月10日 英才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