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我希望能夠在此將當代中國的滔滔不絕,縮寫到這十個簡單的詞彙之中;我希望自己跨越時空的敘述可以將理性的分析、感性的經驗和親切的故事融爲一體;我希望自己的努力工作,可以在當代中國翻天覆地的變化和紛亂複雜的社會里,開闢出一條清晰的和非虛構的敘述之路。
如果荷馬的超凡脫俗和孟子的切膚之痛影響了我走向目標的步伐,我會感激。
人民
我在寫下這個詞彙的時候,總覺得自己寫錯了,或者說寫得不像是“人民”。我閉上眼睛休息一會兒,睜開眼睛後覺得它有點像了;我再次閉上眼睛,當我再次睜開眼睛時,終於確定自己沒有寫錯。這個詞彙就是這樣,讓我有時候陌生,有時候熟悉。
我不知道在今天的漢語裏,還有哪個詞彙像“人民” 這樣處境奇怪,它無處不在,同時又被人視而不見。今天的中國,好像只有官員們還在張口閉口說着“人民”,人民卻很少提及這個詞彙,或者說正在遺忘它。多虧了官員們的唾沫,這個詞彙才顯示了自己仍然存在。
在過去,這個詞彙曾經是那麼的顯赫。我們的國家叫“中華人民共和國”;毛主席說“爲人民服務”;當時最重要的報紙叫《人民日報》;我們這些單個的人民天天說:“一九四九年以後,人民當家作主了。”
在我童年的歲月裏,“人民”是和“毛主席”一樣了不起的詞彙,我剛剛認字的時候,最先學會的就是這兩個詞彙,然後才學會寫下自己的名字和父母的名字。年幼的我曾經認爲:“人民就是毛主席,毛主席就是人民。”
當時正在經歷文化大革命,我得意洋洋地到處宣佈自己的發明,我看到很多疑惑的表情,他們似乎覺得我的發明有待商榷,可是沒有一個人明確表示反對。那時 候人人謹小慎微,只要說錯一句話,就有可能成爲反革命分子,從而家破人亡。我的父母聽到我的發明時也是這樣的表情,他們小心翼翼地看着我,拐彎抹角地表示:這句話好像沒有說錯,可是最好不要再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