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這是我生命裏重要的時刻。在此之前,我一直以爲光應該傳得比人的聲音遠,人的聲音又比人身上的熱量 傳得遠。可是在我二十九歲的這個深夜,我發現自己錯了。當人民圃結起來的時候,他們的聲音傳得比光要遠,而他們身上的熱量傳得比他們的聲音還要遠。我終於真正理解了“人民”這個詞彙。
領袖
我這裏所說的領袖擁有這樣的特權,就是站在天安門城樓上檢閱國慶盛大遊行時,只有他一個人可以向遊行的羣衆揮手,其他領導人沒有揮手的權力,只能站在他身旁鼓掌。毫無疑問,這個領袖就是毛澤東。
文化大革命時期,毛澤東身穿軍裝登上天安門城樓,不知道是因爲天氣太熱,還是因爲髙興?他常常脫下軍帽,向遊行的羣衆揮動起了手裏的軍帽。毛澤東最具魅力的揮手情景,應該是他暢遊長江以後,身穿浴衣站在船頭向兩岸的羣衆揮手致意。
這位領袖將政治家的審時度勢和詩人的我行我素集於一身,他的深謀遠慮時常以即興的方式表達出來。
文革開始,大字報出現了。這些張貼在街頭牆上的大字報像中國傳統建築的窗戶一樣大,少則兩張紙上下排列,多則五、六張紙貼成一排。這可能是中國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書法展示,醜陋的字體遍佈中國城鎮的大街小巷,偶爾也有漂亮的字體。人們站在街頭津津有味地閱讀,雖然大字報內容都是大同小異的革命語言,可是大字報對平日裏耀武揚威的官員們開始指名道姓的批評,讓閱讚的羣衆感到十分興奮。
大字報的出現可以說是弱勢羣衆挑戰強勢官員的最初行爲,這樣的行爲受到共產黨中央和北京的一些高官壓制以後。毛澤東,這位強權人物不是利用自己至高無上的權威去糾正,而是採取了與弱勢羣衆相同的做法,也寫了一張大字報:“炮打司令部”。他在自己的大字報裏指出,中國共產黨內存在兩個司令部,一個是無產階級司令部,另一個是資產階級司令部。可以想象當時 羣衆的狂熱,偉大領袖毛主席都寫出了大字報,這意味着什麼?意味着毛主席也有着和普通羣衆一樣的遭遇。不言而喻,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立刻像熊熊燃燒的火焰一樣吞噬了中國。
綜觀中國的歷史,無論是貴族出生,還是草根出生,凡是成爲了皇帝的,都是約定俗成的皇帝嘴臉和皇帝言行。只有毛澤東例外,他成爲領袖之後,常常不按領袖的方式出招,讓他身旁的共產黨領導們時時措手不及。毛澤東深知如何在羣衆中間煽風點火,文革初期他頻頻出現在天安門城樓上,接見狂熱的革命學生和革命羣衆,讓文化大革命的潮水一浪高過一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