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隨着往前,順着河谷剛剛開鑿的山路上湧出了許多車輛和人流。這比記憶中的任何時候都多,而且都向着同一個方向湧去。已是中午時分了,趕路的人沒有一個停下來喫東西,而是一直向前。我隨上這些人流,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腳步。
這樣直到下山的半坡才知道,在山左五六華里的地方有一條新闢的大路——四面八方的人都匯到了大路上。我知道這麼多的人都是來自山隙的那些數不清的小小村莊。大山裏的所有村莊都小得可憐,有的不過是三五戶簇在一塊兒。他們看上去只是過着默默無聞的生活,可是突然間一個早晨或者晚上,這些人會借某個由頭、因爲某一種原因彙集起來,匯成眼前的人流……這很像山嶺陰坡上那幾條大河的形成:一開始是涓涓細流,是散落在溝汊谷底的小溪,它們一齊隨着一個大勢匯攏而去——終於在某一天變得勢不可擋,浩浩蕩蕩,成爲一條名聞遐邇的季節河。
是河流改變了山地,造出了平原。
我匯入了人流。旁邊一個挑着擔子、熱汗涔涔,興致特別高的小老頭一邊走一邊顫動着扁擔打量我。我覺得他一定是特別累了,就說要替他挑一段路。他馬上謝絕了。我問:這麼多的人都是到哪裏去的?老頭說:“這你還不知道嗎?開‘交流大會’去呀!”
“到哪裏開‘交流大會’?到縣城嗎?這裏離城裏很遠哪。”
我知道去縣城該走另一個方向;而從這兒往北,到我熟悉的那個海邊小城也足足有幾百裏。從人流的走勢上看,這顯然是去參加一個非常盛大的集市。正在疑惑時,老頭用手比劃了一下:“到大河套子裏去呀!”
我還是不太明白,但沒有再問。可是走了一個多鐘頭我終於看到了一大奇觀:在一個乾涸的大沙河裏有黑壓壓的一片人。那裏停着各種各樣的車輛,還有呼啦啦飄動的一些旗幟。那兒現在已經聚集起足足有好幾萬人。我驚呆了。
有人告訴:這個大沙河裏彙集起來的人不僅有本縣的,還有周圍三四個縣的人。這種大會每年都要開幾次,漸漸聲名遠播。結果近一二年來河套子裏還迎來了隔海相望的那個城市的人。至於那個海濱小城的布販子、木柴商、服裝和電器廠家,就來得更多了。不用說這裏的成交額一定大得嚇人。
我急匆匆地趕過去。
我發現在這個交流大會上幾乎沒有什麼不可以買賣。在密密麻麻擠滿了人的河套子裏,吆喝聲震人耳膜,各種各樣的交易在路上、在商品的移動中就已經開始了。來這兒的人都是五花八門的、各式各樣的。有的姑娘濃妝豔抹,打扮怪異;有的男子留了奇怪的髮型,描着眉毛戴着耳環,還叼着雪茄……敞篷車上堆滿了蔬菜、布匹、自行車,還有錄放機之類的家用電器。那些戴着金戒指的傢伙站在車後鬥上吆吆喝喝,像分發傳單一樣向下兜售着鴨絨服、乳罩、內衣、雨傘,和不知什麼年頭出產的老式軍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