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歌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礦石在榔頭下碎得頗整齊,想讓它碎成四塊,就四塊,想碎成三塊就三塊。多鶴想,人能把鐵榔頭、木頭柄都長戲自己身體的一部分,勁怎麼使,全由神經掌握。石頭也能和你熟識,坐在這裏敲了一個秋天、一個冬天,它們跟着你心願破碎。
她不必再向組長請假了。去年她常常在小紙條上寫:“家裏有事,請假半天。”這是張儉替她造的詞、造的句。他怕她的謊言寫得別人看不懂,會害他在幽會地點白等,也怕她寫的謊言不是純粹的中國謊言,引起小組長對她身份的猜疑。這不比去肉鋪、糧店,帶領家屬們上工地的都是婦女骨幹,比正經幹部的政治嗅覺靈敏得多。毛主席視察期間,就有婦女骨幹揭露出來的兩起破壞案。一起是在垃圾箱發現了貼橡皮膏的毛主席塑像:原先打碎了,又用橡皮膏打上了繃帶。另一起,是抓到了一個礦石收音機組裝小組,教中學生們組裝收音機,這些收音機竟能接收到英文、日文。多鶴的小組長現在非常依賴多鶴的生產效率:她一坐一上午或一下午,一言不發,打出三個人的礦石量來。隔天她運礦石,也是一趟不停,比一臺好機器還可靠:裝石頭,上橋,轉身,抽掉桶底,仰身,石頭落進車廂。到了開春,多鶴跟大家打礦石打了一年了,她還是老遠見人就鞠躬,臉上的笑容大大的,好像見到你是她這天最高興的事。人們跟小組長嘀咕:多鶴怎麼不像咱中國人啊?怎麼不像?中國人一個小時就熟得你喫我飯盒裏的菜,我掰你半拉饅頭了。人家那是講衛生。那麼衛生就不對勁。哪點不對勁?說不上來。
人們漸漸發現多鶴缺心眼。你叫她:多鶴,那桶綠豆湯你給搬過來!她吭哧吭哧就把兩人才抬得動的搪瓷桶搬過去。你對她說:那條路不好走,趁大夥休息你用鍬去墊墊。她拿起鍬就走,絕沒有半點疑問:趁大夥休息?那我是誰?我不是大夥中的一分子?家屬們聚在一塊,都是講誰家丈夫打媳婦,誰家媳婦和婆婆鬥智鬥勇。這天有人對正從獨木橋上揹着空木桶下來的多鶴喊道:“朱多鶴!你姐那麼活泛,誰都認識,咋不給你找個婆家?”
“就是!朱小環給多少人做過媒!”
“朱小環做媒還淨做成!我們隔壁那家的豁嘴子小叔子,就是朱小環給介紹的媳婦。從菜場上認識的郊區菜農,還挺好看!”
“朱小環要在舊社會,掙錢可掙老了!”
“那她咋回事?擱着這麼個漂亮雪白的妹子,都快老在家裏了。”
“朱多鶴,你多大歲數?”
多鶴看看這個,看看那個,她們的話太快,有的是南方人,又是兩兩三三摞在一塊說,她全沒聽懂。
“問你,小朱,多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