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歌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哎喲,那我不成了跟你換東西了嗎?”
農家婆說換東西不正是禮尚往來嗎?她把那六個大而光鮮的雞蛋放在筐子外,催小環拿走。小環埋怨似的斜着眼、撅起嘴,一邊慢吞吞蹲下。農家婆請她告訴她,毛巾上三個紅字是說的什麼。說的是“鬧革命”,哎呀,那好那好,是時興字
小環心想,自己眼力真好,上來就看出這是個一字不識的大文盲。回家的路上,她想那農家婆到了家,把枕巾鋪到牀上,別人告訴她那三個紅字是“招待所”,她一定會想,原來那個老妹子也一個大字不識。
她用頭巾兜着雞蛋,系在車把上,步子邁得秀氣之極。馬路上盡是麻子坑,柏油早給車輪滾走、給人的鞋底踏走了。公路局也忙着革命。自行車不斷蹦上蹦下,她覺得自己的心比蛋殼還脆還薄,得提着它走。她已經不記得家裏多久沒喫過雞蛋了。張儉的工資停發後,她第一次下決心好好學會過日子。但存摺上本來就不多的錢還是很快花完了。她覺得自己一拿到錢就是個蠢蛋,沒錢的日子她反而過得特別聰明。她用張儉攢了多年的一堆新翻毛皮鞋、新工作服、線手套跟農民換米換面。工廠裏多年以來發的勞保肥皂省了兩紙箱,都幹得開了裂。這年頭肥皂緊缺,一箱子肥皂換的玉米麪夠喫兩個月。
在所有東西賣完、換完之前,張儉的冤案就該昭雪了,要是沒昭雪她也該找到工作了。路總不該走絕吧?連多鶴那個村子的人逃難逃得東南西北全是絕路了,還不是活出個多鶴來嗎?她身邊一輛輛自行車擦過,下班工人們出來了。遠不像過去那樣鐵流破閘的大氣魄,現在上班的人不到過去三分之二,一些人被看起來了,一些人在看別人。車子也都老了,在老了的路上“咣噹當、咣噹當”地走,一個坑蹦三蹦,聲音破破爛爛。
她得不斷地吆喝,讓別人躲開她。六個雞蛋能做六鍋面滷子。田裏有野黃花菜,正是喫的時節,跟雞蛋花做滷子就過小年了。二孩可以悶聲不響地喫三大碗。眼下只有他一個孩子,兩個女人都半餓着盡他喫。張儉被押進去之前,大孩回家來拿他的被褥和衣服,活像一個走錯了門的陌生人。他進了家就往屋裏闖,兩腳爛泥留了一溜黃顏色腳印。他後面還有兩個陪他來的小青年。小環那時還不知道他鐵了心要跟家裏斷絕關係,一見他的樣兒就嚷嚷:小祖宗你怎麼不脫鞋呀?他就像從來不知道這個家多年的規矩似的,大屋踐踏完又去踐踏小屋。多鶴低頭看看過道的一串黃泥腳印,什麼也不說,就去找襪子。她從櫃子裏翻出一雙雪白的、疊得平展無比的襪子,走到過道,張鐵已經把自己的衣服翻出來了,翻了一地一牀。
“你給我出來,把鞋脫了!”小環揪着他,把他拖到門口。兩個陪大孩來的人見勢不妙,退到了門外。
他坐在那張凳子上——張家人換鞋坐的那張矮腿長板凳。
“脫!”小環說。
“我不!”他身後的兩個小青年站在打開的門口,向裏張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