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暗之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周棟看了看周愛國:“聽這道菜的名字好像跟沙門素齋有關係,而且命名方式很像是南普陀素菜?”
成爲當代青年神廚後,周棟也不僅僅是悶頭提升自己的廚藝,也會花費一些時間去了解華夏的各大菜系和一些雖然不成菜系,卻非常出名的菜脈,其中就包括這大名鼎鼎的南普陀素菜。
南普陀素菜其實準確名字應該叫做南普陀齋菜,一來這個菜系最早是從沙門誕生,跟令隱寺的齋菜算是光頭見光頭,和尚不親佛祖還親呢。
二來是極爲講究‘素菜素做’,十分的正宗。
蔡波這個風流食神就曾經說過,那種以素求葷的素菜其實是下乘的,比如你做什麼素雞、素肉,雖然迎合了一些消費者的口味,但也一樣算是殺生,只不過是念頭殺生而已,而且這種素菜本質上靠得還是葷菜的那一點念想來誘人,實在是流於了下乘。
當然凡事都有例外,蔡波這種頂級食家也承認,如果素菜葷做到可以亂真的程度,那也是廚藝不俗,可以算的上乘;他真正批評的是那種四不像的素菜葷做,掛了個葷菜的念想,味道偏偏又弄得不像,這就屬於垃圾了。
就比如嚴一這個沙門俗家弟子,離開山門後要在‘凡間’立竈當廚,不僅要能夠素菜素做,也要有素菜葷做的本事,而且可以做到亂真的程度,這就是工匠之技突破本來,達到了大師的級數,就算是旁門左道,那也一樣是道!
另外南普陀菜系往往別出心裁,先不說味道,那名字都是個頂個的好聽,什麼半月沉江、南海金蓮,容易勾起喫貨的各種‘味幻想’,當代最著名的花心蘿蔔、政壇牆頭草、大才子、大學者郭某老先生就曾經以詩讚曰‘我從舟山來,普陀又普陀。天然林壑好,深憾題名多。
半月沉江底,千峯入眼窩。三杯通大道,五老意如何?’
不過好端端一個南普陀素菜居然被這個人品低下的傢伙寫詩讚美,也不知道是幸還是不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