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保良分析過自己,他確認自己是一個愛情至上的人,是一個追求浪漫的人,是一個對愛專一的人。但他同樣確認,他是一個愛情失敗的人。無論因爲自己本身的弱點和不慎,還是愛情本身的難測陰晴,他總歸一敗塗地,一蹶不振。直到現在他一想起張楠,一想起和她相伴的每一刻光陰,他還會在心裏萬般不捨,還會在心裏出聲地哭泣。他也知道,這一頁人生縱然美麗,卻被歷史的老人面無表情地用大手一翻,徹底地翻過去了。
剩下來的,他唯一還能渴望的,唯一還能讓他感到可靠的,便是他的親人,是親情的包容與互慰。
也許正因爲母親過早地死去,造就了保良的這種心理。母親在的時候,天天給他做飯、洗衣,幫他收拾牀鋪,和他在廚房裏悄聲細語。但,保良印象中的母親,並不只是這些。也許因爲父子反目,姐弟分離,使他腦海中的母親,永遠掛着寬容的微笑。保良想,這就是親人!兄弟、朋友、同事和愛人,都可能因爲你的一個錯誤棄你而去,但母親不會。無論你犯了什麼天條,惹了多大災禍,無論你是否身敗名裂,衆叛親離,無論母親怎樣跟隨衆口聲討和唾罵你,但你只管相信,她是你的母親,她在悄悄爲你哭泣,她的內心深處,永遠有你,她的靈魂深處,永遠愛你。
這就是親人!
就像母親當初悄悄讓保良把那隻耳環帶給叛逆出走的姐姐一樣,在那場家庭危機中,母親表面遵從了父親的意志,但內心裏卻始終同情和祝福着姐姐。
這就是親人!保良總是猜想,也許在父親的內心,也有一塊從未被他人窺見的地方。父親有時會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悄悄走進那裏,那裏也許只有一盞孤燈,父親會在燈下想念棄他而走的姐姐,也想念被他趕出家門的保良。他們畢竟由他所生,是他一粥一粟養大的兒女。
愛情的失敗和友情的破滅,可以讓保良懂得放棄,但對親人,保良選擇的態度,是不棄不離。血緣不會因事而異,因情而變,這就是親情的本質和根基。
保良愛雷雷,因爲雷雷是他的血親。在他的所有親人當中,現在只有雷雷可以,而且必須,和他相依爲命,住在一起。所以雷雷對保良來說,是家的象徵,是他實現親情感受的唯一載體。
雷雷很聽話,保良讓他幹什麼他就幹什麼。讓他把碗裏的飯喫完,他再不想喫也會喫完,讓他躺下睡覺,他再不困也會躺下。早上起牀也是一樣,保良只須叫一聲“雷雷起牀”,雷雷就會馬上歪歪歪斜斜地坐起身子,也許那時他還在夢裏。
其實,雷雷聽話,不是因爲他懂事,而是因爲他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