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3/4頁)
文墨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但在封建的舊社會,幾部儒家經典就是思想的基石,是高高在上的圭臬,是絕對不容質疑的!
阿備此話一出,那就是直直地戳了儒生的肺管子。也難怪課堂上的學生氣急敗壞地要求盧植責罰劉備。就連一向和劉備交好的公孫瓚和劉德然也都皺起了眉頭,向着劉備投去不太贊同的目光。
盧植師從馬融,向來秉承“注不破經,疏不破注”的原則,一切以經書爲重。有時看重經書,甚至到了有點迷信的程度。如今猛然聽到劉備這番言論,他心中頓時怒火翻騰。只不過礙於作爲師長的體面,纔沒有立刻發火。
只是,他握着戒尺的手指在不斷地收緊。在他的心中,對劉備也越發地不喜了。
阿備向着盧植深深地施了一禮,繼續道:“沒有閒置的土地,沒有無業的遊民。百姓們節儉飲食、按時耕種,便能安心地生活。他們愛好勞動,互相勉勵爭取有更大的收成;他們尊敬國君,愛戴其官長。有了這樣的效果後,就可以開始興辦學校教育百姓。這段話看似有理,細細想來卻有很多矛盾的地方。”
“沒有受過教育的百姓,就像一幅沒有染色的絲帛,只憑着本能行動。如果一開始不教育好百姓,百姓們怎麼會知道要節儉飲食,按時耕種?又怎麼會知道要愛好勞動,要敬愛國君?如果非要等到一切都已經做好了,再來興辦學校、教育百姓,那麼一切永遠都做不好。此其不通之處。
“因此,備認爲:興辦學校、教育百姓是一件需要永遠重視、時刻去做的事情。並不是生活貧窮的時候就不做,等到生活富裕之後纔去做。甚至在生活貧窮的時候,更要去做!因爲只有通過教育,百姓才明白勤儉節約、愛好勞動、按時耕種的道理,才能積蓄糧谷、積累錢財,才能夠擺脫貧窮走向富裕!
“做事情要看輕重緩急,教育也是如此。我們可以根據環境的好壞、力量的大小、情勢的緩急,來調整教育和學習的時間長短、內容多少。但無論貧窮還是富裕,無論健康還是疾病,無論順境還是逆境,教育都絕不可一日沒有,學習也絕不可一日荒廢!”
阿備抑揚頓挫的話音落地,整個學舍就像是進入了冬眠的動物的巢穴,安靜得連一根針掉落地上都清晰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