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第2/6頁)
曼佐尼/查爾斯·艾略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突然,在人羣的一端湧現出一個波動,繼而延伸到人羣中心。大家都傳着同樣的聲音:“費雷爾!費雷爾!”這個名字傳到哪裏,哪裏就發出驚奇、贊同,或蔑視、興奮,或生氣等的聲音。有人不斷重複這個名字,有人卻想淹沒它,有人肯定他,有人否定他,有人保佑他,有人詛咒他。
“費雷爾在這裏?”“不可能,不可能!”“是的,是的,費雷爾萬歲!是他降低麪包價錢的!”“不是,不是!”“他在這兒,他在這兒,在他的馬車裏。”“這傢伙想做什麼?他管這閒事兒幹嗎?我們不需要任何人的幫助!”“費雷爾!費雷爾萬歲!貧苦人們的朋友,他是回來把糧食督辦送去監獄的!”“不行,不行,我們要自己爭取正義和公平,滾回去!滾回去!”“是的,是的,讓費雷爾來吧!把督辦帶去坐牢!”
所有人都踮着腳尖,朝着費雷爾意外出現的地方望去。但由於每一個人都踮着腳尖,因此他們所能看到的也就和他們平常能看到的一樣。然而,儘管這樣,所有人仍然踮着腳尖張望。
的確,在人羣的邊緣,在士兵的對面,高等大臣安東尼奧·費雷爾坐着馬車過來了。或許他已經察覺到,自己的錯誤和固執造成了這場暴亂,如今他來到這裏,是想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平息這場騷亂。或者,至少防止由它所引起的可怕的、不可挽回的後果。總而言之,他來到這裏是要使他本不配得到而得到了的那份擁戴發揮良好的作用。
在騷亂中,總有一些人,或許是因爲過熱的激情,或許是由於別人無休止地勸說,或者是爲了某個邪惡的陰謀,或許是很樂於破壞,或許只是想把事情鬧得更大;當事情逐漸平息之時,他們便到處煽風點火,提出一些最沒有人性的主意。對於他們來說,怎麼行事都不嫌過頭;他們一心只想讓事態無休止地、無限度地發展下去。然而,事態總是處於平衡的狀態,也有一些與他們完全不同的人,他們也有同樣的熱情和毅力使事情往相反的方向發展。有些人出於與受威脅之人之間的友情與喜愛,另一些人沒有別的動力,而只是出於對流血事件和殘暴行爲的自發的恐懼。願上帝保佑這些人。敵對雙方的任何一方,雖然事先並未協商過,但由於看法相同,所以頃刻間便會取得行動上的一致。此外,組成這一羣混亂主體的人,其實是一幫烏合之衆,而且形形色色的人充斥其中。由於他們態度上的差異,這羣人又各自向這個或那個極端靠攏。他們有的性情激動,有的無比狡詐,有的傾向於他們所理解的某種公正,有的渴望看到某種駭人的惡性事件。當不同的時機出現的時候,他們便視時機肆意地放縱這種或那種情感,時而易於施暴,時而易於憐憫,時而去盲目崇拜,時而又無情詛咒;他們每時每刻都渴望知道、渴望相信某些謬論或者不可能發生的事,渴望吶喊、鼓掌,或者辱罵別人。“萬歲”或“打倒”是他們喊得最多的口號。要是誰成功勸服他們,說某人不應該被打倒,那他無須多說,他們就會相信那人應該勝利。他們可以是演員、觀衆、工具、障礙,反正風往哪邊吹,他們就往哪邊倒。沒有人講話時,他們也可以很安靜;沒有煽動者時,他們會停止行動;大家一致說出“我們走”而又無人反對時,他們也會分散開來,準備回家,還會相互問道“發生什麼事了?”不過,由於這些羣衆在此有很大的力量,並且,事實上,他們本身也是一股大的力量。所以,敵對雙方都儘自己最大的努力想將其拉到自己這邊,使之全心全意爲自己服務。這有點兒像兩個敵對的精靈,互相爭鬥着想佔據這一個巨大的軀體,支配其身體。而這卻取決於哪一方最能散佈言辭激發人們的激情,最能將人們的行爲往有利於自己圖謀的方向引導;取決於哪一方最能在合適的情況下,找到激發或者抑制他們的憤怒之火的消息,重新喚起他們的恐懼或者希望;取決於哪一方最善於給出那個經過強有力的不斷重複,能顯示、證實和造就有利於一方獲得多數選票的口號。
所有這些評述只是想說明雙方都在爭奪糧食督辦家周圍聚集的那些羣衆,而安東尼奧·費雷爾的出現,幾乎是瞬間就使較溫柔的那方聲勢大增。他們明顯處於劣勢,要是費雷爾這個救星再晚來一會兒,那他們就再沒有力量和動力對抗下去了。費雷爾深受大家的喜歡,因爲他制定了麪包的官價,對消費者十分有利,也因爲他曾勇敢地駁斥反對派的任何意見,堅持推行自己的決策。人們本就偏向於他,更何況現在這位老人隻身前來,沒帶任何侍衛和隨從,冒險來面對這些憤怒的、混亂的人羣。他的勇敢令人們更加佩服。而他將糧食督辦收押監禁,這一消息更是產生了驚人的效果。要是反抗羣衆,對其不做任何讓步,那他們就會更加憎恨這個不幸的糧食督辦;不過現在,有了這個令人滿意的承諾,用米蘭行話說,嘴裏已啃上了一根骨頭,心裏的憤怒多少平息了點兒,從而引發了大部分人心裏普遍懷有的截然不同的情緒。
那些擁護和平的人總算鬆了一口氣,他們以各種各樣的方式爲費雷爾效力。那些在費雷爾周圍的人,不停地爲他鼓掌,並帶動其他人也爲他鼓掌。與此同時,他們還勸人們爲他的馬車讓路。而其他的人,一邊鼓掌,一邊重複和傳遞着費雷爾所講的話,或者說在他們看來是費雷爾所能說出的最美好的話,以使那些憤怒而頑固的傢伙安靜下來,並利用沒有主見的羣衆變化了的情緒來攻擊他們。“誰不願喊‘費雷爾萬歲’?難道你們不希望麪包賣得便宜點兒嗎?嗯?不希望獲得像基督徒式的公正的人,全是壞人!那些儘可能地大聲喧譁,好讓糧食督辦逃跑的人也是壞人!將糧食督辦關起來!費雷爾萬歲!快給費雷爾讓路!”隨着這些呼喊聲越來越大,敵對方的氣勢也就相應減弱了。這樣擁護費雷爾的那一派人,從開始的勸說轉爲現在的行動,阻止那些人對督辦家的毀壞,將其驅散,甚至還奪下了他們手中的武器。那些被奪武器者咕噥着,揚言要將自己的武器再奪回來,說着已經有人動手了。不過,製造流血事件的時機已經喪失了。這時,人羣中喊得最多的口號是:“監禁!正義!費雷爾!”稍微一番較量之後,被奪武器之人敗下陣去。爲了防止他們的進一步攻擊,爲了給費雷爾留下一個安全通道,另一些人趁機佔領了大門。他們中有的人還透過門縫對裏面的人說,救兵已經到了,叫他們務必看好糧食督辦,“讓他直接去監獄……嗯,聽明白了嗎?”
“這位就是那個頒佈了很多告示的費雷爾大臣嗎?”我們的朋友倫佐向他旁邊的人問道。他記得,律師曾指着那張公告的末尾處,對着他的耳朵大聲嚷道“費雷爾閱”。
“是的,是首席大臣。”
“他是一位可敬之人,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