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後記 (第1/2頁)
S.A.阿列克謝耶維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前的兩個月,她曾經向我表示:“我希望知道中國讀者是怎樣讀我這些書的。”今天,隨着《二手時間》中譯本的出版,斯維特蘭娜·阿列克謝耶維奇的五部重要作品,都和中國讀者見面了。
中國與俄羅斯的歷史性關聯,不僅在於兩國土地天然相鄰,更在於兩國命運的深度相交,兩國恩怨的複雜變遷,還有兩國思想文化的互相影響。
阿列克謝耶維奇的國籍是白俄羅斯,但是這位烏克蘭母親和白俄羅斯父親的女兒是俄語作家,也是以蘇聯時代爲創作對象的作家。
在二十世紀的人類歷史上,曾經有過一個令全世界震驚、令全世界矚目,也令全世界不安的紅色帝國——蘇聯。這個帝國爲何“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政治學家、歷史學家紛紛對此進行了多角度的研究。對這樣一個大歷史課題,從文學家的角度,從感情的角度,從衆人的心靈角度去觀察探究,阿列克謝耶維奇堪稱第一人。當然,用她的話說,作家的任務只是提出問題,而“我的主人公們對這些問題的回答纔是更加有趣的。”[1]
阿列克謝耶維奇花了三十多年時間創作了一套“紅色百科全書”,包括被稱爲“烏托邦之聲”的五部作品:《戰爭中沒有女性》(1984年刊出,1985年出版,2005年修正後全版)、《最後的證人》(1985)、《鋅皮娃娃兵》(1989)、《切爾諾貝利的祈禱》(1997)和《二手時間》(2013)。她把《二手時間》稱爲“紅色人類終結篇”(Конец Красного Человека),這本書也是她個人內心與那個偉大而悲壯的實驗時代的告別篇。但是她對於俄羅斯民族心靈的探索不會終止,她這樣總結自己過去三十年的創作:“以前我更感興趣的,對我影響更多的是社會思想,是人類無法支配的天然力量,比如戰爭和切爾諾貝利。今天,我最感興趣的是人類的孤獨的靈魂空間中發生着什麼。在我看來,世界正是由此而轉變的。”
阿列克謝耶維奇的創作手法有兩個特點:一是紀實文學(Документальной и Художественной Литература),這是三十多年前首先從蘇聯軍事文學中興起的體裁(正是軍事文學突破了蘇聯文學中的一些禁區);二是復調式風格,復調(Polyphony)是一個古典音樂術語,諾貝爾獎委員會對阿列克謝耶維奇的頒獎詞稱:“她以復調式寫作,爲我們時代的苦難和勇氣樹立了豐碑。”這既肯定了她在文學手法上的創新,也讚揚了她作品內容的歷史價值。
從寫作風格上看,她的復調特點是多種第一人稱交叉(包括作者本人、被專訪的主人公和羣體採訪的各類人物),多種語境的交叉(回憶、描述、片語、意識流)和多種環境和時間的交叉。從彷彿是無標題復調音樂和重疊的合唱中,迸發出懺悔式的獨白。這種體裁和內部結構是如何產生的?阿列克謝耶維奇說:“我長時間苦惱的是:真相都是零散的,多種多樣的,分散於世界各地的,不能夠同時容納進一個心臟和一個大腦。爲了寫出我的所見和所聞,我曾久久地尋找自己的風格體裁。直到後來我讀到作家阿達莫維奇等人的作品,於是豁然開朗。”
不僅僅是創作手法的復調風格,其實在阿列克謝耶維奇的作品中更揭示出復調式的人生,一個人從語言到思想到感情都具有多面性,甚至於一個人的身份和世界觀都是復調式的,本書主人公們講述的故事中,就展現出形形色色的人物的複雜性。她坦承:“當面對人的多重層次,面對生活的復調,我自己都呆住了。”
有人問:創作這部被稱爲“烏托邦之聲”的鉅著,對於歷次戰爭和蘇聯解體這些政治性、歷史性很強的事件,作者本人又是持什麼立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