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你的發現,令我敬重 (第2/2頁)
陳忠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譚旭東把李鳳傑的兒童文學創作,納入到中國新文學史的大背景上來比照,來濾析,來定位,其中許多作品是兒童文學的經典,幾位作家也是已有定論的兒童文學創作的大師,有的堪稱新文學史上兒童文學的開創者奠基者。這樣我就理解了譚旭東“驚奇地發現”李鳳傑的深層意義。一個對兒童文學進行了獨特的卓爾不羣的創造勞動的作家李鳳傑,終於被一位深刻地理解自己也深情地神聖着文學精神的評論家“驚奇地發現”,並被定位於新文學史中兒童文學的大家行列,應該看成是真正的文學精神的堅實存在。
譚旭東對李鳳傑作品裏的苦難意識和憂患意識的解析和論述,是準確而又深刻的。由於歷史的和現實的、社會的和自然(地理和氣象)的、善意的失誤和故意的作孽,造成了中國鄉村持久的貧窮和接連不斷的災難,較之城市更甚更烈。苦難不是局部的,因而註定了經受苦難的人帶有普遍性,也註定李鳳傑是無法逃躲的。李鳳傑一來到這個世界便經受苦難,同時也看到整個鄉村社會如同他的父兄一樣遭遇苦難的人羣。可以說,苦難像礎石一樣奠基在他的靈魂世界和心理感受之中。然而這畢竟不是李鳳傑獨有的東西,任何一個鄉村人都揹負着這種苦難的沉重陰影。李鳳傑的傑出之處在於不僅把這種苦難感受昇華爲一種意識,自然就不會沉浸其中僅僅展示苦難,而是再昇華爲憂患意識,進入人道和人性這種精神和心理情懷的高品位的境界了。李鳳傑的創作談裏袒露過這些,作品裏的底蘊和精神指向也體現着這種人道和人性情懷。譚旭東的論述給我的啓示,在於一個經歷着苦難的作家要跳出苦難,要完成精神和心理的昇華和羽化,其創作就不會侷限在狹窄的個人苦難的層面上,而是以人性和人道的光亮溫暖更廣泛的社會層面上的心靈。
這種包含着人道人性底蘊的憂患意識,不單體現在鳳傑對於過去生活苦難的寫作的作品裏,也體現在對當下現實生活熱切關注的作品之中。譚旭東對《還你一片藍天》和《魔鬼的誘惑》的高度評價,顯示着論者敏銳的思想和獨具的文學眼光。我們通常把這叫做作家的“責任心”,也無可非議。那麼李鳳傑的這種責任心發自何端?顯然不是受誰指派受誰偶爾啓發,更不是要找一個別人不大關注的冷門而爆彩,而是源自於那個憂患意識。譚旭東充分肯定高度評價這兩部書的創作成就,也在評價着作家李鳳傑發端於憂患意識的那個責任心。在我理解,此責任心有別於通常所說的責任心一詞。這個責任心更見着鳳傑的自覺。幾乎是一種心理和精神驅使下的本能的寫作行爲,作家對社會的道義和良知,成爲驅使寫作行爲的最重要的選擇指向。
憂患意識也在深層上影響作家內在詩意的表達方式。詩意從來不會在空殼一類文字上閃光。詩意來自文字出處的精神底蘊。譚旭東在李鳳傑樸實、準確且流蕩着關中方言韻味的文字裏發現了詩意,又可以見出他審美眼光的老到。
寫到這裏,我突然想,關於譚旭東先生研究李鳳傑兒童文學創作的專著,其實只要看重這個行爲本身,就足以令我也有“發現的驚奇”了,無論從兒童文學在當代文學被關注的狀況說,無論從兒童文學本身流行和發展的現狀看,譚旭東潛心研究一位被他稱爲“被遮蔽”的作家的作品,應該是文學創作和文學評論復歸文學精神的垂範。
2004.2.21 二府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