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長慶,鮮活的記憶與激情的書寫 (第2/2頁)
陳忠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以第廣龍爲首的這些油田青年作家,個個生龍活虎,熱情飽滿。他們不僅活躍於長慶油田公司,無疑也是整個石油文學戰線不可忽視的生力軍和輕騎兵。他們中的一些作者,如第廣龍同志,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已經是活躍於全國詩壇的青年詩人了。他有多部詩集出版,並多次獲得石油文學大獎,產生了廣泛影響。他同時還是多面手,寫詩、寫散文、寫紀實性作品和短平快的通訊報道,在緊張的本職工作之餘,多年堅持勤奮寫作,筆耕不輟。
還有一些更年輕的名字:彭旭峯、李偉、胡玉珍、劉寧、李亞玲、郝朋朋等,恕我不能一一列舉。他(她)們在長慶油田公司的工作、崗位、角色,各自不同,但相同的是,他們的命運都與“長慶油田”的發展壯大息息相關,“油田”的昨天和今天,是他們生命和生活中的主要內容。所以寫“油田”他們最有資格,最有發言權,不需要像專業作家那樣去“深入”生活,他們就置身於火熱的油田生活之中。你讀他們的作品,或長或短,或深重或靈動,但篇篇都充滿石油人的真誠和豪情。
聽說,長慶油田公司王道富總經理非常看重他們的作家,非常重視公司的企業文化。在這本文集中,收入長慶油田作家的作品,還是他親自建議的。與被採訪單位作者的合作,這對我們也是第一次,帶有創新意義。希望以後專業與業餘,文學與企業有更多的合作與交流。
我至今記得一個歷史性的細節。上世紀60年代初,我剛剛在一個兩人執教的鄉村小學當教師,還處於“三年經濟困難”的陰影之中。有一天,被通知到區上聽大報告,半公開地宣佈了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大慶油田成功了。“打破了‘帝修反’的封鎖”。“把貧油國的帽子扔到大西洋裏了”。這是我至今都記得的當年的報告語言。我那時就記住了一個英雄的名字“王鐵人”。我對石油的理解就是從那時和國家及民族的自尊連到一起的;我那時還無法把石油和個人生活牽扯起來。現在,做飯和取暖都依賴這些作家朋友傾情歌頌的長慶油田無名英雄的勞動成果了。
這是一部述寫生活建設者和財富創造者的書。書中的人物或許名不見經傳,卻默默地勞動着創造着,以他們的智慧和他們的赤誠,當之無愧地成爲當代中國的脊樑。
2006.10.15 雍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