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答《南方週末》記者張英問 (第2/6頁)
陳忠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記者院新鮮在哪鑰
陳忠實:林兆華將《白鹿原》改成了獨幕話劇,大幕拉開,一個背景,一羣演員從頭演到尾。讓我感覺很新鮮,因爲我以前看過的話劇都是多幕劇。
《白鹿原》這部小說人物衆多,情節複雜,時間跨度也很長。兩個半小時的話劇,把小說中的重要人物、重要事件都包容進去了,對敏感事件也沒回避,在這點上,話劇《白鹿原》大大超出了我原來的估計。再者,話劇《白鹿原》能夠以舞臺藝術形式,把上個世紀前50年中國鄉村封閉的原生態表現得淋漓盡致,與原著的精神氣質一脈相承;演員的表演也很生活化,對人物的心靈世界也有很好的揭示,做到了藝術與生活的和諧統一。
記者院你自己爲什麼不做編劇鑰
陳忠實:小說和電視劇、電影、話劇完全是不同的表達方式。《白鹿原》改編難度的確很大,首先是人物衆多,一部電影至多兩個多小時,但是小說要涉及上百個人物,要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完全展現,是不可能的;其次,小說並沒有一個連續的完整的故事,而電影要求故事性強,這兩方面都是改編最難的地方。改編成話劇、舞劇有同樣的困難,我從未試探過話劇創作,舞劇更隔膜,現在學習也來不及了。我最想看到的是電視劇,只有電視劇能夠不受時間限制,充分展開,拍他個40集。北廣集團很早就跟我表明了改編的意向,也一直在做這方面的工作,但不知什麼原因一直到現在沒拿到拍攝許可證。
爲了茅盾獎,修訂《白鹿原》?
記者院我11年前採訪你袁你對自己的作品很自信袁但對於社會是否接受心裏沒底遙 你怎麼看待這部作品被接受的過程鑰
陳忠實:我寫小說的基本目的,就是要爭取與最廣泛的讀者交流和呼應。一個作家,具體到我本人,從寫短篇小說、中篇小說到寫長篇小說,與讀者的交流和呼應的層面就會逐漸擴大。《白鹿原》發表後,讀者的熱情和呼應,遠遠超出我寫作完成之時的期待。
13年來,這部作品也帶來了不少榮譽,獲了幾次文學獎。但真正能給作者長久安慰的還是書的暢銷和常銷。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到現在,每年加印幾萬或十幾萬冊,持續這麼多年。算起來,《白鹿原》總共發行了130多萬冊。暫且可以說,這部小說不是一個“過眼雲煙”。我以爲這是對我最好的回報和最高獎勵,一個作家通過作品表達對歷史或現實的體驗和思考,得到讀者的廣泛認可,纔可能引發那種呼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