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人生的道路上,“失敗”這個詞還有另外的含義,即是指人失去了繼續鬥爭的信心,放下了手中的武器。人類向限度屈服,這纔是真正的失敗。而沒有放下手中武器,還在繼續鬥爭,繼續向限度挑戰的人並沒有失敗。如此看來,老人沒有失敗。老人從未放下武器,只不過是喪失了武器。老人沒有失去信心,因此不應當說他是“失敗了的英雄”。
那麼,什麼也沒有得到的老人竟是勝利的麼?我確是這樣看的。我認爲,勝利就是戰鬥到最後的時刻。老人總懷着無比的勇氣走向莫測的大海,他的信心是不可戰勝的。
他和其他很多人一樣,是強悍的人類的一員。我喜歡這樣的人,也喜歡這樣的人性。我發現,人們常常把這樣的事情當作人性最可貴的表露:七尺男子漢坐在廚房裏和三姑六婆磨嘴皮子,或者衣裝筆挺的男女們坐在海濱,談論着高尚的、別人不能理解的感情。我不喜歡人們像這樣沉溺在人性軟弱的部分之中,更不喜歡人們總是這樣描寫人性。
正像老人每天走向大海一樣,很多人每天也走向與他們的限度鬥爭的戰場,彷彿他們要與命運一比高低似的。他們是人中的強者。
人類本身也有自己的限度,但是當人們一再把手伸到限度之外,這個限度就一天一天地擴大了。人類在與限度的鬥爭中成長。他們把飛船送上太空,他們也用簡陋的漁具在加勒比海捕捉巨大的馬林魚。這些事情是同樣偉大的。做這樣不可思議的事情的人都是英雄。而那些永遠不肯或不能越出自己限度的人是平庸的人。
在人類前進的道路上,強者與弱者的命運是不同的。弱者不羨慕強者的命運,強者也討厭弱者的命運。強者帶有人性中強悍的一面,弱者帶有人性中軟弱的一面。強者爲弱者開闢道路,但是強者往往爲弱者所奴役,就像老人是爲大腹便便的遊客打魚一樣。
《老人與海》講了一個老漁夫的故事,但是在這個故事裏卻揭示了人類共同的命運。我佩服老人的勇氣,佩服他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也佩服海明威。
本篇最初發表於1981年第1期《讀書》雜誌。發表時題目爲“我喜歡這個向‘限度’挑戰的強者”,署名曉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