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李銀河所譯約翰·蓋格農《性社會學》一書中,第十七章“性環境”集中敘述了美國對含有性內容的作品審查制度的變遷,因而成爲全書最有神采的一章。美國在二次大戰前對“色情作品”的審查是最嚴的,受到打擊的絕不止真正的色情作品。就以作家爲例,不但海明威、雷馬克有作品被禁,連最爲“道學”的列夫·托爾斯泰也上了禁書榜。在本世紀二十年代,美國的禁書榜上不但包括了喬伊斯的《尤利西斯》,勞倫斯的《戀愛中的女人》等等,拉伯萊斯的《阿拉伯之夜》和雷馬克的《西線無戰事》也只能出節本。事有湊巧,我手上正好有一本國內出版的《西線無戰事》,也是節本,而且節得上氣不接下氣。這種相似之處,我相信不僅僅是有趣而已。以前我們談到國內對書刊、影視某些內容過於敏感時,總是歸因於中外國情不同,社會制度不同,假如拿美國的三十年代和現在中國做個對比,就很容易發現新的線索。
自一次大戰後,美國對色情作品的檢查呈穩步上升之勢。一方面對性作品拼命壓制,一方面嚴肅文學中性主題不斷湧現,結果是從聯邦到州、市政府開出了長得嚇人的禁書書單。遭難的不只是上述作家,連《聖經》和莎翁的戲劇也只能通過節本和青少年見面。《聖經》抽掉了《雅歌》,莎翁抽掉了所謂猥褻的內容,結果是孩子們簡直就看不明白。當然,受到限制的不僅是書刊,電影也沒有逃出審查之網。在電影裏禁止表現娼妓、長時間的做愛,禁止出現裸體、毒品、混血兒(!)、性病、生育和嘲笑神職人員的鏡頭。
當時嚴格的檢查制度有其理論,這種理論認爲一切對性的公開正面(非譴責性)的討論都會導致性活動的泛濫,因爲性知識是性行爲的前兆。這就是說,性衝動是強大的,一受刺激就會自動錶達出來。與此相輔相成的是另一個理論:性是危險的,人是薄弱的,必須控制性來保護人。這種觀點和時下主張對文學作品嚴加控制的觀點甚是相似。在我們國家裏,現在正有人認爲青少年的性犯罪和書籍、錄像帶有關係,還有一些家長反映孩子看了與性有關的書刊,影響了學習,因此主張對有性內容的書刊、錄像嚴加限制。
但是在我看來,像這樣的觀點因爲是缺少科學訓練的人提出的,多少總有點混亂不清的地方。比方說二十年代美國這種理論,在科學上我們只能承認它是一種假設,必須經過驗證才能成立;而且它又是一種最糟不過的假設,定義不清,以致無法設計一種檢驗方法。我在報刊上看到一些統計數字,指出有多少性犯罪的青少年看過“不良”書刊或者黃色錄像帶,但是這樣立論是錯誤的。實際上有效的立論應是指出有多少看過“不良”書刊的青少年犯了罪。在概率論上這是兩個不同的反驗概率,沒有確定的關係,也不能夠互相替代。至於家長說孩子看了與性有關的書刊,影響了學習,實際上是提出了一個因果模型——看某些書刊→影響學習。有經驗的社會學家都會同意,建立一個可靠的因果模型是非常困難的。就以前述家長的抱怨爲例,首先你要證明,你的孩子是先看了某些書刊,而後學習成績才下降的;其次你要證明沒有一個因素既影響到孩子看某種書,也影響到孩子的學習。我知道有一個因素要影響到這兩件事,就是孩子的性成熟。故而上述家長的抱怨不能成立。現在的孩子營養好,性成熟早,對性知識的需求比他們的父母要早。據我所知,這是造成普遍憂慮的一個原因。假如家長只給他們饅頭和鹹菜喫,倒可以解決問題(使其性成熟期晚些到來)。以上論述要說明的是,關於色情作品對青少年的腐蝕作用,公衆從常識的觀點得出的結論和專家能做出的結論是不一樣的。倘非如此,專家就不成其爲專家。
當然,人們給所謂色情作品定下的罪名不僅是腐蝕青少年,而且是腐蝕社會。在這方面書中有一個例子,就是六十年代的丹麥實驗。1967年,丹麥開放了色情文學(真正的色情文學)作品,1969年開放了色情照片,規定色情作品可以生產,並出售給十六歲以上的公民。這項實驗有了兩項重要結果:其一是,丹麥人只是在初開禁時買了一些色情品,後來就不買或是很少買,以致在開禁幾年後,所有的色情商店從哥本哈根居民區絕跡,目前只在兩個小小的地區還在營業,而且只靠旅遊者生存。本書作者對此的結論是:“人有多種興趣,性只是其中的一種,色情品又只是其中一個小小的側面。幾乎沒有人會把性當作自己的主要生活興趣,把色情品當作自己的主要生活興趣的人就更少見。”
丹麥實驗的第二個重大發現是色情業的開放對某些類型的犯罪有重大影響。猥褻兒童發案率下降了百分之八十,露陰癖也有大幅度下降。暴力污辱罪(強姦,猥褻)也減少了,其他犯罪數量沒有改變。這個例子說明色情作品的開放會減少而不是增加性犯罪。筆者引述這個例子,並不是主張什麼,只是說明有此一事實而已。
美國對色情作品的審查浪潮在二次大戰後忽然退潮了。本書作者的觀點是:這和美國從一個保守的、鄉村爲主的單一清教國家,轉變成了多元的國家有關。前者是反移民、反黑人、反共、排外的,社會掌握在道德警察手裏;後來變成了一個都市化、工業化的社會,那種嚴格檢查的背景就不存在了。這種說明對我們甚有意義,我們國家也是一個以鄉村爲主的國家。至於清教傳統,我們沒有過。清教徒認爲人本性是惡的,必須加以限制。我們國家傳統哲學認爲人性本善,但是一到了“慕少艾”的年齡,他就不再是好東西了。所以對於青春期以後的人,兩邊的看法是完全一樣的。本書作者給出了一個美國色情開放程度的時間表,在此列出,以備參考:
早於四十年代:任何女性的裸體或能引起這類聯想的東西,包括掀起的衣裙、乳頭的暗示,都屬禁止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