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我在兩個月前寫的一篇文章裏說過這樣一句:“多印幾本近代、現代的西方文學名著,又有什麼不好呢?”這句話似乎問得奇怪。其實並不稀奇,我們這裏的確有人認爲少印、不印比多印好,不讀書比讀書好。林彪和“四人幫”掌權的時候,他們就這樣說、這樣辦,除了他們喜歡的和對他們有利的書以外,一切都不準印,不準看。他們還搞過焚書的把戲,學習秦始皇,學習希特勒。他們煽動年輕學生上街大“破四舊”,一切西方名著的譯本都被認爲是“封、資、修”的舊東西,都在“大破”之列。我還記得一九六七年春天,張春橋在上海發表談話說四舊破得不夠,紅衛兵還要上街等等。於是報紙發表社論,大講“上街大破”的“革命”道理,當天晚上就有幾個中學生破門而入,把一隻繪着黛玉葬花的古舊花瓶當着我的面打碎,另一個學生把一本英國作家史蒂文森的《新天方夜譚》拿走,說是準備對它進行批判。我不能說一個“不”字。在那七、八、九年中間很少有人敢挨一下西方文學名著,除了江青,她只讀了少得可憐的幾本書,就大放厥詞,好像整個中國只有她一個人讀過西方的作品。其他的人不是書給抄走下落不明,就是因爲住房縮小,無處放書,只好秤斤賣出,還有人被迫改行,以爲再也用不上這些“封、資、修”的舊貨,便拿去送人或者賣到舊書店去。西方文學名著有漢譯本的本來就不多,舊社會給我們留得太少,十七年中間出現過一些新譯本,但數量也很有限,遠遠不能滿足讀者需要。經過“四人幫”對西方文學名著一番“清洗”之後,今天在書店裏發賣的西方作品(漢譯本)實在少得可憐,因此書店門前讀者常常排長隊購買翻譯小說。讀者的要求是不是正當的呢?有人不同意,認爲中國人何必讀西方的作品,何況它們大多數都是“封、資、修”?這就是“四人幫”的看法。他們在自己的四周畫了一個圈圈,把圈圈外面的一切完全塗掉、一筆抹煞,彷彿全世界就只有他們。“沒有錯,老子天下第一!”把外來的賓客都看作來朝貢的,拿自己編造的東西當成寶貝塞給別人。他們搞愚民政策,首先就使自己出醜。江青連《醉打山門》是誰寫的都搞不清楚,還好意思向外國人吹噓自己對司湯達爾“頗有研究”!自己無知還以爲別人也同樣無知,這的確是可悲的事情。只有在“四人幫”下臺之後,我們纔可以把頭伸到圈圈外面看。一看就發現我們不是天下第一,而是落後一二十年。那麼究竟是老老實實、承認落後、咬緊牙關、往前趕上好呢,還是把門關緊、閉上眼睛當“天下第一”好?這是很容易回答的。現在的問題是趕上別人,那麼先要了解別人怎麼會跑到我們前面。即使我們要批判地學習外國的東西,也得先學習,學懂了才能批判。像“四人幫”那樣連原書也沒有捱過,就用“封、資、修”三頂帽子套在一切西方文學名著頭上,一棍子打死固然痛快,但是痛快之後又怎樣呢?還要不要學,要不要趕呢?有些人總不放心,把西方文學作品看成羊肉,害怕羊肉未喫到,先惹一身羊騷。有些人認爲不是社會主義國家的作品就難免沒有毒素,讓我們的讀者中毒總不是好事,最好不出或者少出,即使勉強出了,也不妨刪去一些“不大健康的”或者“黃色的”地方。不然就限制發行,再不然就加上一篇“正確的”前言,“四人幫”就是這樣做了的。其實誰認真讀過他們寫的那些前言?
“四人幫”終於垮臺了。他們成了不齒於人類的狗屎堆。他們害死了成千上萬的人,歷史會清算這筆賬!他們還禁、毀了成千上萬的書。人的冤案現在陸續得到平反,書的冤案也開始得到昭雪。我想起幾年前的一件事。不是在一九六八年就在一九六九年,我在報上看到一篇文章,描述在北京火車站候車室裏,一個女青年拿着一本書在讀,人們看見她讀得那樣專心,就問她讀的是什麼書,看到她在讀小說《家》,大家就告訴她這是一株大毒草,終於說服了她把《家》當場燒掉,大家一起批判了這本毒草小說。我讀了這篇文章,不免有些緊張,當晚就做了一個夢:希特勒復活了,對着我大聲咆哮,說是要焚書坑儒。今天回想起來,實在可笑。我也太膽小了,以“四人幫”那樣的權勢、威力、陰謀、詭計,還對付不了我這本小說,燒不盡它,也禁不絕它。人民羣衆纔是最好的裁判員。他們要讀書,他們要多讀書。讓“四人幫”的那些看法、想法、做法見鬼去吧。我還是那一句話:“多印幾本西方文學名著有什麼不好呢?”
1月2日
*巴金夫人蕭珊(文見《懷念蕭珊》)
[1]本篇最初發表於一九七九年—月十六日香港《大公報·大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