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傷的”,不知道是否來自日文,我覺得不妥,像太“傷感的”,分不清楚。“溫情”也不夠
概括。英文字典上又一解是“優雅的情感”,也就是冠冕堂皇、得體的情感。另一個解釋是
“感情豐富到令人作嘔的程度”。近代沿用的習慣上似乎側重這兩個定義,含有一種暗示,
這情感是文化的產物,不一定由衷,又往往加以誇張強調。不怪郁達夫只好音譯,就連原文
也難下定義,因爲它是西方科學進步以來,抱着懷疑一切的治學精神,逐漸提高自覺性的結
果。
自從郁達夫用過這名詞,到現在總有四十年了,還是相當陌生,似乎沒有吸收,不接
受。原因我想是中國人與文化背景的融洽,也許較任何別的民族爲甚,所以個人常被文化圖
案所掩,“應當的”色彩太重。反映在文藝上,往往道德觀念太突出,一切情感順理成章,
沿着現成的溝渠流去,不觸及人性深處不可測的地方。實生活裏其實很少黑白分明,但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