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夏威夷與塔喜堤語言大同小異,至今塔喜堤人稱下層階級的人爲"棉內胡尼",這名詞顯然是他們先有,帶到夏威夷去的。瑟格斯認爲在史前的夏威夷,大概"棉內胡尼"也是指下等人,然後移用在神話中的矮人身上,"是輕侮下層階級的表示"。

我覺得可能有個較簡單的解釋:夏威夷人稱神話中的矮人爲"下等人",因爲矮人曾經被奴役,是下等人。非洲也有小黑人,躲在剛果森林裏很少露面,但是對當地的黑人一向臣服。黑人不但體力優越,已經進化到鐵器時代農業社會,小黑人打了獵來獻上野味,交換香蕉、鐵器、陶器。夏威夷人當初在東南亞,與小黑人也許是類似的情形。夏威夷神話裏的矮人只肯做夜工,那是被迫服役,而又像非洲小黑人一樣怕羞,膽怯避人,所以乘夜裏來砌牆築路。如果是這樣,那麼"棉內胡尼"這名詞有一個時期兼指小黑人與下層階級,因爲二者是二而一的。塔喜堤人移植夏威夷,失去聯絡後,語言分別發展,各自保存了"棉內胡尼"兩個意義中之一,另一失傳。這樣似乎也還近情理。

前面引戴教授書上說,棉內胡尼與歐洲民間傳說的小精靈一樣,不過是比較矮小的較早的居民。現在我們知道棉內胡尼其實不是夏威夷本土的,而是夏威夷人第二故鄉的小黑人。歐洲沒聽說有過小黑人。傳說的小人會不會也就是小黑人,也是悠遠的種族的回憶中的事,不在歐洲?歐洲的小精靈裏面,有一種小妖叫"勃朗尼"(Brown-ie——即"褐色的東西"),人形而極小,是成年男子,脾氣好,會祕密幫助人料理家務,往往在夜間,人不知鬼不覺,已經給做好了,與棉內胡尼的行徑如出一轍,不過一個在家裏當差,一個在戶外幹活。現代英美有一支女童子軍穿褐色制服,叫勃朗尼,顧名思義,是叫她們做主婦的助手。也有男童勃朗尼。又有勃朗尼牌子的廉價攝影機,後來凡是便宜的照相機都叫勃朗尼。美國人常喫一種粗糙的巧克力果仁糕,節小長方塊,也叫勃朗尼。諺語"勃朗尼工作"指無報償的辛勤工作,爲人作嫁。兒童故事插圖上畫勃朗尼總畫他們穿着咖啡色的中世紀緊身呢襖,同色褲襪,通身褐色,其實"褐色的東西"指膚色的可能性較大。顯然是替白人服役的小黑人——小黑人都是棕色皮膚,不很黑。

歐洲沒有小黑人,這是亞洲還是非洲的?威廉·浩伍士(Howells)——著有《人類在形成中》("MankindintheMak-ing)——認爲兩大洲的小黑人同是非洲黑人變小,亞洲的是從非洲去的,但也承認兩處的小黑人並不相像,倒反而是亞洲的比較像非洲黑人。非洲的小黑人頭大身小,臂長腿短,不像亞洲的勻稱。黑人行多妻制,有時候貪便宜,娶小黑人做老婆,黑女人卻沒有肯嫁小黑人的,也喫不了剛果森林裏生活的苦處。——賽亞國(前剛果)今年二月初征了一千名小黑人入伍當兵,不知道是否吸收同化的先聲。

亞洲附近沒有真正的黑人,所謂"海洋洲黑人"如所羅門羣島人並不鼻孔朝天、厚嘴脣,頭髮也不一定是密鬈,也有波浪形或是直頭髮。亞洲小黑人頭髮卻與非洲大小黑人一樣。身量高矮,兩千年左右就可以變過來,面貌毛髮卻不容易改變。浩伍士認爲這種特殊的頭髮,倘是適應環境分別進化,也不會這樣完全一樣。

他推測非洲小黑人是因爲乾旱避入森林,適應環境,才縮小的,在林中活動較便。然後沿着"熱帶森林帶",一直擴展到南亞、東南亞,途中只有阿拉伯是沙漠,史前氣候雖然屢經變遷,始終沒有過熱帶森林,小黑人過不去。浩伍士也承認這是個疑問。但是他們縮小的原因並不確定,有人認爲是缺乏鈣質與鹼。(見胡騰——E.A.Hooton——著《出身猿猴》"UpfromtheApes")在森林裏藏身,是被大一號的人壓迫,那是他們的避難地區,起初到處住得,例如柏賽爾(J.Birdsell)等發現小黑人最初到澳洲遍佈全大陸,顯然並不是必須依附熱帶森林。

究竟非洲小黑人是否黑人變小,也還是個疑問。根本黑人本身的來源就是個謎。至今沒有發現黑人遠古的化石骨殖。這可能是因爲黑人發源於西非熱帶森林內,氣候溼熱,骨胳很難保存。先有黑人還是先有小黑人,像"先有雞還是先有雞蛋?"也是個謎。大小黑人並不怎麼相像,小黑人比亞洲小黑人還更不黑,也許是世代在森林裏曬不到太陽,變白了。膚色灰黃,至多淡褐色,有的眼睛也淡褐色,窄長臉,薄嘴脣,鼻孔不掀,比黑人眉骨高,頭圓,鬍子多,仟毛重,往往渾身紅毛。但是天生老相,臉上頸子上都是極深的皺紋,確是像"老縮了"的人。多數人種學家相信他們另有多毛的個子不矮的祖宗,不是黑人,黑人是後起的種族。中國春秋的時候,波斯人、迦太基人到西非,都說人口稀少,只有小黑人。——見庫恩(C·S·Coon)著《人類的故事》("ThestoryofMan")——四○年代有個人種學家莫維斯(H.L.Movius)在地圖上劃了道線,沿着天山,下接喜馬拉雅山,到印度洋爲止,人稱"莫維斯線";過去一百萬年間,直到一萬年前最後一個冰河時代結束,這一帶地方都沒有人類,兩千英里的"無人區",隔離了黃種白種人。只有夏季有個溫暖的走廓穿過新疆,可能突破莫維斯線——至少突破過一次,抵達山西,南邊也有一次從印度到印尼。但是直到一兩萬年前冰河解凍,莫維斯線以東可以說沒有白人,只有黃種人與澳洲人種——澳洲土人是從東南亞下去的,本來華南也有。——近兩年世界女網球單打冠軍賽選手伊鳳·古萊剛就是澳洲土人,大家也許都看見過照片,是個黑裏俏的少女。土人都是波浪形黑頭髮,膚色蒼黑,不像黑人黑得發亮,也有金黃色鬈髮,有些人種學家稱爲早期白種人,體型也相近,毛髮特別濃重,像北海道的蝦夷。庫恩只承認蝦夷是白種,來歷不清楚,也許是最近一萬年內來到東北亞。他將澳洲土人列爲另一主要人種,視爲最古老的人類,還保留人猿時代有些特點,如多毛,眉骨特高等等。這兩派主張其實分別不大,因爲另一派認爲白人是最古老的人種,澳洲土人又是白人中最古老的一支。庫恩也將白人列爲一個古老的人種。

他寫澳洲人種在東方與黃種人平分秋色,幾千萬年來邊界開放,華南兩廣是他們的接觸區。在與黃種人接觸之際或之前,不知道什麼時候,澳洲人種有一部分人變小了,成爲海洋洲小黑人,與非洲小黑人不相干。

庫恩提出血型、指紋的研究作證。指紋的式樣分三種。我們小時候只聽見說有"螺"與"簸箕"的分別,螺是圓的,十隻手指上,螺越多越好,聚得住錢,但是又說"男人簸箕好,會賺錢,把錢鏟回家來。女人螺好,會積錢"。"手上沒螺,拿東西不牢。"老是掉在地下砸破了。第三種指紋卻沒有聽見過,叫"穹門形",幾乎全是平行線,近指尖方纔微拱,成爲一個低塌的穹門。我們沒聽見說,大概因爲少。全世界各種族,穹門形指紋沒有超過百分之八的。唯一的例外是非洲小黑人與南非另一種五短身材黃褐皮色的"布史門"人(Bushman),與幾個新近與小黑人通婚的黑人部落,穹門形佔百分之十至十六。在歐洲、西亞、非洲、印度(限印度教徒),簸箕最多,佔百分之五十二至七十五;包括非洲小黑人、布史門人,也包括蝦夷。印度人雖黑,也是白種。換句話說:白種人與非洲人簸箕最多。黃種人(包括印第安人)螺較多,最高有百分之五十以上。澳洲土人、海洋洲小黑人螺最多,最低限度也有百分之五十以上。

其它小說推薦閱讀 More+
“Z”&“R”之楊偉達

“Z”&“R”之楊偉達

Z&R
《“Z”&“R”之楊偉達》是Z&R精心創作的辣文。這是一個關於愛、友情、成長和冒險的故事,這個故事充滿了想象力和奇幻色彩,同時也蘊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情感共鳴,它會讓讀者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和無限可能,適合所有年齡段的讀者閱讀。守護中文實時更新“Z”&“R&am
其它 完結 0萬字
逍遙人生

逍遙人生

寂滅天堂
關於逍遙人生:紈絝子弟的香豔暖昧人生。書中,高貴不可方物,集美貌與智慧於一身的美女市長是他的岳母,成熟端莊、嫵媚風情的跨國集團美女總裁,是他的乾媽,小家碧玉、溫柔賢淑的舅媽,與之暖昧糾纏不清……書名《逍遙人生》曾用名《風情都市》
其它 連載 1萬字
紅色莫斯科

紅色莫斯科

塗抹記憶
關於紅色莫斯科: 蘇軍一路潰敗,長驅直入的德軍一步步地逼近了莫斯科。重生爲紅軍下士米沙,首戰莫斯科,喋血斯大林格勒,揚威庫爾斯克,威震烏克蘭……在蘇維埃的紅旗下,與法西斯侵略者進行殊死的戰鬥!
其它 連載 1225萬字
百匠爭鳴!

百匠爭鳴!

悟空嚼糖
傳統手工匠師王南行,一朝穿越,成爲清貧農家女王葛。 既無系統空間輔助,也無天賜金手指外掛。 農家小戶如何才能真正崛起,躋身庶族寒門? 王葛搖搖頭,庶族只是跳板! 要知道,富貴傳家,不過三代!耕讀傳家,才能綿延不絕! 穿越,架空!
其它 連載 167萬字
殺破狼(殺破狼原著小說)

殺破狼(殺破狼原著小說)

priest
一直生活在邊陲小鎮的長庚,無論如何也想不到,自己的身世竟然這樣的離奇。寡母不是親孃,耳聾眼瞎的小義父搖身一變成了威震四方的安定候,而自己竟然是流落民間的四皇子。一夕之間,長庚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其它 完結 78萬字
附身呂布

附身呂布

王不過霸
一個二十一世紀企業高管,在即將踏上人生巔峯之際,老天卻跟他開了一個玩笑,一場車禍,讓他靈魂穿梭時空,附身於氣數將盡,不久之後,將要城破人亡,被吊死在白門樓上的呂布身上。 爲了能在這個時代生存,甚至更好的生
其它 完結 164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