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實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話劇的主流是寫實的,可以說是真正的“人生的模擬”。故導演的手法,背景的安排,燈光的變化,服裝的設計,無一不重要,所以製造戲劇的效果,使觀衆從舞臺上的表演中體會出一段有意義的人生。戲劇不可過分迎合觀衆趣味,否則其娛樂性可能過分增高,而其藝術的嚴重性相當的減少。
<img src="/uploads/allimg/200411/1-200411105TY58.jpg"/>
在現代商業化的社會里,話劇的發展是艱苦的。且以英國著名演員勞倫斯·奧利維爾爵士爲例,他的表演藝術在如今是登峯造極的一個,他說:“我現在拍電影,人們總是在報上批評我。‘爲什麼拍這些垃圾?’我告訴你什麼原因:找錢送三個孩子上學,養家,爲他們將來有好日子……”奧利維爾如此,其他演員無論矣。我們此時此地倡導話劇,首要之因是由政府建立現代化的劇院,不妨是小劇院,免費供應演出場地,或酌量少收費用,同時鼓勵成立“定期換演劇目的劇團”,使演劇成爲職業化,對於演員則大幅提高其報酬,使不至於旁鶩。
戲本是爲演的,不是爲看的。所以劇本一向是劇團的財產之一部,並不要發表出來以供衆覽。科班裏教戲是靠口授,而且是授以“單詞”,不肯整出地傳授,所擁有的全劇鈔本世襲珍藏唯恐走漏。從前外國的劇團也是一樣,並不把劇本當做文學作品看待。把戲劇作品當做文學的一部門,是比較晚近的事。
讀劇本,與看舞臺上演,其感受大不相同。舞臺上演,不過是兩三小時的工夫,其間動作語言曾不少停,觀衆直接立即獲得印象。有許多問題來不及思考,有許多詞句來不及品賞。讀劇本則可從容玩味,發現許多問題與意義。看好的劇本在舞臺上作有效的表演,那纔是最理想的事。戲劇本來是以演員爲主要支柱,但是沒有好的劇本則表演亦無所附麗。劇本的寫作是創造,演員的藝術是再創造。
戲劇被利用爲宣傳工具,自古已然。可以宣傳宗教意識,可以宣傳道德信條,馴至晚近可以宣傳種種的政治與社會思想。不過戲劇自戲劇,自有其本身的文藝的價值。易卜生寫《傀儡家庭》,婦女運動家視爲最有力的一個宣傳,但是據易卜生自己說,他根本沒有想到過婦女運動。戲劇作家,和其他作家一樣,需要自由創作的環境。戲劇的演出,像其他藝術活動一樣,我們也應該給予最大的寬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