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實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同仁堂丸散膏丹天下聞名,櫃檯前永遠是裏三層外三層地擠滿顧客,只消遠遠地把購藥單高高舉起,店夥看到單子上密密麻麻,便爭着伸手來搶——因爲他們的店規是夥計們按照實績提成計酬。用不着排隊,無所謂先來後到,大主顧先伺候,小生意慢慢來,也不是全無秩序。可憐擠在櫃檯前面的,盡是些聞名而來的鄉巴佬!
買東西的人並不希冀什麼禮遇,交易而來,成交而返,只要不遭白眼不惹閒氣。逐什一之利的人也不必鎮日價堆着笑臉,除非他是天生的笑面虎。北平幾度滄桑,往日的生活方式早已不可復見。我一聽起有人談到北平人的禮貌,便不免有今昔之感。
禮失而求諸野。在“野”的地方我倒是常受到禮貌的待遇。到銀行去取款,行員一個個的都是盛裝,男的打着領結,女的花枝招展,點頭問訊,如遇故舊。把摺子還給你,是用雙手拿着遞給你,不是老遠地像擲鐵環似的飛拋給你。如果是星期五,臨去時還會祝你有一個快樂的週末,這一聲祝語有好大的效力,真能使你有一個快樂的週末,還可能不止一個!有一次在一家雜貨店給孩子買一隻手錶,半月後秒針脫落,不費任何脣舌就換了一隻回來,而且店員連聲道歉,說明如再出毛病仍可再換或是退款,一點也沒有傷了和氣。還有一回在超級市場買一個南瓜餡餅,回來切開一看卻是蘋果餡,也就胡亂喫了下去。過了一個月,又見標籤爲南瓜的餡餅,便叮問店員是否名副其實的南瓜餡餅,具以過去經驗告之。店員不但沒有慍意,而且大喜過望,自承以前的確有過一次張冠李戴的誤失,只是標籤貼錯無法查明改正。“你是第二個前來指正我們的顧客,無以爲敬,謹以這個南瓜餡餅奉贈。”相與呵呵大笑。這樣的事隨時隨處皆可遇到,不算是好人好事,也不算是模範店員,沒有人表揚。
爲什麼在野的地方一般人的表現反倒不野?我想沒有方法可以解釋,除非是他們的牛奶喝得多,睡覺睡得足。管子曰:“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這道理我們早就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