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鐵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我看是有三種文學:純文學、嚴肅文學和通俗文學。
純文學是面對着人本的困境。譬如對死亡的默想、對生命的沉思,譬如人的慾望和人實現慾望的能力之間的永恆差距,譬如宇宙終歸要毀滅,那麼人的掙扎奮鬥意義何在等等,這些都是與生俱來的問題,不依社會制度的異同而有無。因此它是超越着制度和階級,在探索一條屬於全人類的路。當約翰遜跑出九秒八三的時候,當挑戰者號航天飛機爆炸的時候,當大旱災襲擊非洲的時候,當那個加拿大獨腿青年跑遍全球爲研究癌症募捐的時候,當看見一個嬰兒出生和一個老人壽終正寢的時候,我們無論是歡呼還是痛苦還是感動還是沉思,都必然地忘掉了階級和制度,所有被稱爲人的生物一起看見了地獄並心向天堂。沒有這樣一種純文學層面,人會變得狹隘乃至終於迷茫不見出路。這一層面的探索永無止境,就怕有人一時見不到它的社會效果而予以扼殺。
人當然不可能無視社會、政治、階級,嚴肅文學便是側重於這一層面。譬如貧困與奢華與腐敗,專制與民主與進步,法律與虛僞與良知等等,這些確實與社會制度等等緊密聯繫着。文學在這兒爲伸張正義而吶喊,促進着社會的進步,這當然是非常必要的,它的必要性非常明顯。
通俗文學主要是爲着人的娛樂需要,人不能沒有娛樂。它還爲人們提供知識,人的好奇心需要滿足。
但這三種文學又常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他,難以畫一條清晰的線。有一年朋友們攜我去海南島旅遊,船過珠江口,發現很難在河與海之間畫一條清晰的線,但船繼續前行,你終於知道這是海了不再是河。所以這三種文學終是可以分辨的,若分辨,我自己的看法就是依據上述標準。若從文學創作是爲人的生存尋找更可靠的理由,爲了人生更壯美地實現這一觀點看,這三種文學當然是可以分出高下的,但它們存在的理由卻一樣充分,因爲缺其一則另外兩種也爲不可,文學是一個整體,正如生活是一部交響樂,存在是一個結構。
那麼是不是每一部作品都應該追求雅俗共賞呢?先別說應不應該,先問可不可能。事實上不可能!雅俗共賞的作品是一種罕見的現象,而且最難堪的是,即便對這罕見的現象,也是樂其俗者賞其俗,知其雅者賞其雅。同一部《紅樓夢》,因讀者之異,實際上竟作了一俗一雅兩本書。既然如此又何必非把雅俗捆綁在一部作品裏不可呢?雅俗共賞不在於書而在於讀者,讀者倘能兼賞雅俗,他完全可以讀了卡夫卡又讀梁羽生,也可以一氣讀完了《紅樓夢》。雅是必要的,俗也是必要的,雅俗交融於一處有時也是必要的,沒有強求一律的理由。一定要說兼有雅俗的作品纔是最好的作品,那就把全世界的書都裝訂在一起好了。這事說多了難免是廢話。
六、現實主義的寫作方法生命力最強嗎?
我想現實主義肯定是指一種具體的寫作方法或方式,絕非是說“源於現實反映現實”就是現實主義,否則一切作品豈不都是現實主義作品了?因爲任何一部作品都必曲曲折折地牽涉着生活現實,任何一位作家都是從現實生活中獲取創作的靈感和激情的。只要細細品味就會明白,不管是卡夫卡還是博爾赫斯,也不管是科幻小說還是歷史小說,都不可能不是“源於現實反映現實”①的。甚至說到歷史,都是隻有現實史,因爲往事不可能原原本本地複製,人們只可能根據現實的需要和現有的認識高度來理解和評價歷史。所以現實主義顯然是單指一種具體的寫作方法了。
這種寫作方法最突出的一個特點就是:它是把形式和內容分開來對待的,認爲內容就是內容是第一位的,形式單是形式位在其次,最多贊成內容與形式的和諧但這仍然是分開來對待的結果。總之最關鍵的一點——它認爲內容是裝在形式裏面的,雖然應該裝得恰當。這就讓人想起容器,它可以裝任何液體,只要保護得好,這容器當然永遠可用。現實主義是一種容器,可以把所有的故事裝於其中講給我們大家聽,故事在不斷地發生着,它便永遠有的可裝,儘管有矮罐高瓶長腳杯也仍然全是爲着裝酒裝油裝水用,用完了可以再用還可以再用,只要其中液體常新,便不爲抄襲,確鑿是創造,液體愈加甘甜醇香,故事愈加感人深刻,便是無愧的創造。這就是現實主義寫作方法長命的原因吧。
而以“形式即內容”爲特徵的一些現代流派,看似倒是短命,一派派一種種一代代更迭迅速,有些形式只被用過一次至幾次便告收場,誰膽敢再用誰就有抄襲之嫌人家一眼就認出你賣的是哪路拳腳,因而黯然而無創造之光榮了。這有時弄得現代派們很是傷心窩火。細想其實不必。形式即內容,形式即非容器,它毋寧說是雕塑,它是實心的是死膛的,它不能裝酒裝水裝故事,它什麼都不能裝,它除了是它自己之外沒別的用場可派,它的形式就是內容,你用它的形式豈不就是抄襲它的內容嗎?所以一般它不講故事,講故事也不在於故事而在於講。我想《李自成》換一種講法也還是可以的,而且用這種方法還可以講無數的故事。而《去年在馬里昂巴》你就沒辦法給它換個形式,要換就只好等到“明年在馬里昂巴”,而且你用這種形式所能講的故事也是非常非常有限的。既做了“形式即內容”的一派,就必須要在形式上不斷地創新,否則內容也一同淪爲老朽,這不值得傷心窩火,對創造者來說這正是一派大好天地。正如把內容做首位的一派也必須在內容上時時更新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