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鐵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衆生
一
[注]此一節全文引自道格拉斯·R·霍夫施塔特和丹尼爾·C
·丹尼特所著《心我論》第十八章“第七次遠足或特魯爾的徒然自我完善”中所引用的斯坦尼斯瓦夫·萊姆的一篇文字(《心我論》,譯者陳魯明,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
宇宙無限卻有界,因此,一束光不管它射向哪一個方向,在億萬年之後,將會回到——一假如這光足夠強有力——它的出發點。謠言也同樣,從一個星球到另一個星球,傳遍每一處。有一天,特魯爾聽遠處的人說,有兩個力大無比的建造者兼捐助人,聰明過人,多才多藝,誰也不是他們的對手。他趕忙跑去見克拉鮑修斯。
後者向他解釋說,這兩個人並不是什麼神祕的敵人,而正是他們自己,因爲他們已經遐邇聞名。然而,名聲有一個缺點,即它對人的失敗隻字不提,儘管這些失敗正是極度完美的產物。誰若是不信,就請回憶一下特魯爾七次遠足的最後一次,那次他沒與克拉鮑修斯結伴同行,後者因有要事而不能脫身。
在那些日子裏,特魯爾非常自負,他接受了各種各樣應得的榮譽和稱號,這都是十分正常的。他駕着飛船向北飛去,由於他對這個區域不熟悉,飛船在渺無人煙的空間航行了好一段時間,途中經過了充滿戰亂的區域,也經過了現已變得荒蕪寂靜的區域。突然,他看見了一顆小星球,與其說是一顆星球,倒不如說是一塊流失的物質。
就在這塊大岩石上,有人在來回奔跑,奇怪地跳着腳,揮着手。
對這個無比孤獨、絕望、也許還是憤怒的人,特魯爾感到驚訝,也感到關切,於是他立刻把飛船降落了。那個人就向特魯爾走來。此人顯得異常傲慢,渾身上下都是銥和釩,發出叮零當嘟的金屬碰撞聲。他自我介紹說,他是韃靼人埃克塞爾修斯,曾是潘克里翁和西斯班德羅拉兩大王國的統治者。這兩個王國的臣民一時瘋狂而將他趕下王位,放逐到這顆荒蕪的小星球上,從此他便永遠在黑暗和流星羣中飄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