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鐵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二、強人
常常聽人說起“女強人”,而且語氣中透露着貶斥。“女人”原是個美好的字眼(男人和女人都會這樣認爲),何以中間加一個強字竟變得不受歡迎呢?難道纖柔的女人更強健些不好麼?脆弱的女人更堅強些不好麼?慈愛的女人們(或者女人們的慈愛)更強大些不好麼?以及女人們的癡情更強烈些難道有什麼不好麼?
說真話,我也不喜歡“女強人”,甚至這三個字的形象和發音也讓我感到冰冷與失望。
因而我想,那個“強”字絕不是指示着強健、堅強。強大或者強烈。而是暗示着“強”字另一方面的作用——強迫、強暴、強行、強制、強詞奪理、強加於人等等。那是指女性的“強人”,強人者,強盜也,“只聽一聲唿哨,林中跳出一夥強人擋住去路”。不過,強盜的行徑並非只限於奪人財物和性命,奪人自由、奪人意志、奪權奪利奪名者也是,或者更是。但這類的“奪”大多不加一聲唿哨,進行得隱蔽,理所當然甚至堂而皇之地便告完成。所以如此,因爲這類的“奪”常扮一副“給”的假象,比如越俎代庖,比如包辦代替,比如以一個大腦的辛勞令所有的思想都放假,貌似替人受累,實則奪人自由和意志。識別“給”與“奪”的辦法,是看有沒有一個“強”字在裏頭,強給和強奪其實毫無二致。但是被強奪者可以去官府鳴冤,被強給者卻有苦難言。但有苦難言之後,便有“女強人”一詞被創造出來,稍泄被奪之憤。
那麼,爲何只有“女強人”一詞,卻沒有“男強人”之說呢?男人們萬萬不可竊喜,這決不意味着表彰,這實在是絕大的恥辱。言外之意大約是說:男人嘛還用說麼——都是強人!或者更甚:男人竟與強人同意,這“強”唯在女人身上才需要特別地指出。可能言重了,但這實在說明了一向佔統治地位的男性文化究竟是怎樣一種圖景,它是以強治物以強治世以強治人說到底是一個以強凌弱的強權文化。
所以賈寶玉的希望寄託在女人身上。所以賈寶玉的悲哀(如果女人也要成爲“強人”)就更可理解。
三、水綠色和平
女人的形神,讓人想到水,想到綠色,想到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