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鐵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楊曉敏:

你好!

看了你的論文。文章中最準確的一個判斷是:我並非像有的人所估計的那樣已經“大徹大悟”,已經皈依了什麼。因爲至少我現在還不知道“大徹大悟”到底意味着什麼。

由於流行,也由於確實曾想求得一點解脫,我看了一些佛、禪、道之類。我發現它們在世界觀方面確有高明之處(比如“物我同一”、“萬象唯識”等等對人的存在狀態的判斷;比如不相信有任何孤立的事物的“緣起”說;比如相信“生生相繼”的“輪迴”說;比如“不立文字”、“知不知爲上”對人的智力侷限所給出的暗示;以及藉助種種悖論式的“公案”使人看見智力的極限,從而爲人們體會自身的處境開闢了直覺的角度等等,這些確鑿是大智慧)。但不知怎麼回事,這些妙論一觸及人生觀便似乎走入了歧途,因爲我總想不通,比如說:佛要普度衆生,倘衆生都成了“忘卻物我,超脫苦樂,不苦不樂,心極寂定”的佛,世界將是一幅什麼圖景?而且這可不可能?如果世間的痛苦不可能根除,而佛卻以根除世間痛苦的宏願獲得了光榮,充其量那也只能是衆生度化了佛祖而已。也許可能?但是,一個“超脫苦樂”甚至“不苦不樂”的效果原是一顆子彈就可以辦到的,又爲什麼要佛又爲什麼要活呢?也許那般的冷靜確實可以使人長壽,但如果長壽就是目的,何不早早地死去待機做一棵樹或做一把土呢?如果慾望就是歧途,大致就應該相信爲人即是歧途。比如說人與機器人的區別,依我想,就在於慾望的有無。科學已經證明,除去創造力,人所有的一切功能機器人都可以仿效,只要給它輸入相應的程序即可,但要讓機器人具有創造能力,則從理論上也找不到一條途徑。要使機器人具有創造力,得給它輸入什麼呢?我想,必得是:慾望。慾望產生幻想,然後纔有創造。慾望這玩藝兒實在神祕,它與任何照本宣科的程序都不同,它可以無中生有變化萬千這才使一個人間免於寂寞了。輸入慾望,實在是上帝爲了使一個原本無比寂寞的世界得以歡騰而作出的最關鍵的決策。如果說猴子也有慾望,那隻能說明人爲了超越猴子應該從慾望處昇華,並不說明應該把慾望閹割以致反倒從猴子退化。而“不苦不樂”是什麼呢?或者是放棄了昇華的猴子,或者是退出了慾望的石頭。所以我漸漸相信,慾望不可能無,也不應該無。當然這有一個前提,就是:我們還想做人,還是在爲人找一條路,而且不僅僅想做一個各種器官都齊全都耐用的人,更想爲人所獨有的精神找一個美麗的位置。還得注意:如果誰不想做人而更願意做一棵樹,我們不應該制止,萬物都有其選擇生存方式的權利——當然那也就談不上選擇,因爲選擇必是出於慾望並導致慾望。說歸齊,不想做人的事我們不關心(不想做人的人,自然也都蔑視我們這類凡俗的關心,他們這種蔑視的慾望我們應該理解,雖然他們連這凡俗的理解也照常地蔑視——我唯一放心的是他們不會認爲我這是在暗含地罵人,因爲那樣他們就暴露了暗地裏的憤怒,結果違反了“不苦不樂”的大原則,倒爲我們這類凡俗的關心提出了證據)。我們關心的事,還是那一個或那一萬個人的前途。

這就說到了“突圍”。我確曾如您所判斷的,一度甚至幾度地在尋求突圍。但我現在對此又有點新想法了——那是突不出去的,或者說別指望突出去。因爲緊接着的問題是:出去又到了哪兒呢?也許我們下輩子有幸做一種比人還高明的生命體,但又怎麼想像在一個遠爲高明的存在中可以沒有慾望、沒有矛盾、沒有苦樂呢?而在這一點上佛說對了(這屬於世界觀):永恆的輪迴。這下我有點懂了,輪迴絕非是指肉身的重複,而是指:只要某種主體(或主觀)存在,慾望、矛盾、苦樂之類就是無法寂滅的。(而他又希望這類寂滅,真是世上沒有不犯錯誤的人!)這下我就正像您所判斷的那樣“越走越逼近絕境”了,生生相繼,連突圍出去也是妄想。於是我相信神話是永遠要存在的,甚至迷信也是永遠要存在的。我近日寫了一篇散文,其中有這麼兩段話:“有神無神並不值得爭論,但在命運的混沌之點,人自然會忽略着科學,向虛冥之中寄託一份虔敬的祈盼。正如迄今人類最美好的想往也都沒有實際的驗證,但那想往並不因此消滅。”“我仍舊有時候默唸着‘上帝保佑’而陷入茫然。但是有一天我認識了神,他有一個更爲具體的名字:精神。在科學的迷茫之處,在命運的混沌之點,人唯有乞靈於自己的精神。不管我們信仰什麼,都是我們自己的精神的描述和引導。”我想,因爲智力的有限性和世界的無限性這樣一個大背景的無以逃遁,無論科學還是哲學每時每刻都處在極限和迷途之中,因而每時每刻它們都在進入神話,借一種不需實證的信念繼續往前走。這不需實證也無從實證的信念難道不是一種迷信嗎?但這是很好的迷信,必要的迷信,它不是出自科學論證的鼓舞,而是出於生存慾望的逼迫。這就是常說的信心吧。在前途似錦的路上有科學就夠了,有一個清晰而且美妙的前景在召喚誰都會興高采烈地往前走,那算得上幸運算不得信心,那倒真是憑了最初級的慾望。信心從來就是迷途上的迷信,信心從來就意味着在絕境中“蠻橫無理”地往前走,因而就得找一個非現實的圖景來專門保護着自己的精神。信佛的人常說“我佛慈悲”,大半都是在祈望一項很具體的救濟,大半都只注意了“慈”而沒有注意“悲”,其實這個“悲”字很要緊,它充分說明了佛在愛莫能助時的情緒,倘真能“有求必應”又何悲之有?人類在絕境或迷途上,愛而悲,悲而愛,互相牽着手在眼見無路的地方爲了活而舍死地朝前走,這便是佛及一切神靈的誕生,這便是宗教精神的引出,也便是藝術之根吧。(所以藝術總是講美,不總是講理。所以宗教一旦失去這慈悲精神,而熱衷於一個人或一部分人的物界利益時,就有墮落成一種壞迷信的危險。)這個悲字同時說明了,修煉得已經如此高超的佛也是有慾望的,比如“普度衆生”,佛也是有苦有樂有歡有悲的。結果非常奇怪,佛之慾求竟是使衆生無慾無求,佛之苦樂竟繫於衆生是否超脫了苦樂。這一矛盾使我猜想,此佛陀非彼佛陀,他早已讓什麼人給篡改了,倘非如此我們真是要這個勞什子幹嗎?無非是我們以永世的劫難去烘托他的光環罷了。所以,我一直不知道“大徹大悟”到底是什麼,或者我不相信無苦無樂的救贖之路是可能的是有益的。所以,滅欲不能使我們突圍,長壽也不能。死也許能,但突圍是專指活着的行爲。那個圍是圍定了的,活着即在此圍中。

在這樣的絕境上,我還是相信西緒福斯的歡樂之路是最好的救贖之路,他不指望有一天能夠大功告成而入極樂世界,他於絕境之上並不求救於“瑤臺仙境,歌舞昇平”,而是由天落地重返人間,同時敬重了慈與悲,他千萬年的勞頓給他釀製了一種智慧,他看到了那個永恆的無窮動即是存在的根本,於是他正如尼采所說的那樣,以自己的勞頓爲一件藝術品,以勞頓的自己爲一個藝術欣賞家,把這個無窮的過程全盤接受下來再把它點化成藝術,其身影如日神一般地作美的形式,其心魂如酒神一般地常常醉出軀殼,在一旁作着美的欣賞。(我並沒有對佛、禪、道之類有過什麼研究,只是就人們對它們的一般理解有着自己的看法罷了。不過我想,它們原本是什麼並不如它們實際的效用更重要,即:“源”並不如“流”重要。但如果溯本清源,也許佛的精神與西緒福斯有大同,這是我從佛像的面容上得來的猜想,況且慈與悲的雙重品質非導致美的欣賞不可。)所以宗教和藝術總是難解難分的,我一直這麼看:好的宗教必進入藝術境界,好的藝術必源於宗教精神。

其它小說推薦閱讀 More+
70年代的穿越人員

70年代的穿越人員

檸檬味糖
關於70年代的穿越人員: 宋知雨大學畢業後,勤勤懇懇“搬磚”誰知一招穿越打的措手不及。誰知在這個世界上混的風生水起,娃娃一個接着一個來,誰能告訴她怎麼養娃娃。
其它 連載 43萬字
[星際]不想歸來的王者

[星際]不想歸來的王者

夏嵐
其它 連載 56萬字
陸青鸞宇文寒翼

陸青鸞宇文寒翼

戰王爹爹,神醫孃親的馬甲又掉了
【甜寵 虐渣 雙強雙潔 大爽文……】陸青鸞一穿越就被某死男人,強送了三個萌寶,好在她馬甲多,帶着娃虐渣渣,掐白蓮,滅綠茶,一樣沒落下。三寶炸翻京城,她正爽的不要不要的,某權勢滔天的男人居然找上門來,“生了本王的娃,還想跑?”大寶:“你誰啊?我們的爹爹死好多年了。”二妞:“墳頭的草據說都有你這麼高了……”三寶:“啊,難道爹爹詐屍了?快打死這個死殭屍,...
其它 連載 14萬字
畢業後我當了龍王

畢業後我當了龍王

林知落
龍二代薛沉慘遭暗算,意外流落凡間,只能借了具肉身,低調發育。 . 在人間,薛沉認識了英俊混血兒簡蘭斯,兩人頻頻遇上妖怪作亂。 簡蘭斯把薛沉護在身後:別怕,我是獵龍騎士的後代,有屠龍之力,我會保護你的! 薛沉鎮
其它 完結 65萬字
從下山開始無敵

從下山開始無敵

秦來貓
簡介:秦龍爲查詢多年前的家族真相與三位傳奇師姐告別,毅然下山,橫推四方! ps:本文殺伐果斷、主角不聖母、不管閒事,純熱血爽文!
其它 連載 303萬字
秦彥蘇夢妍的小說

秦彥蘇夢妍的小說

小生喫豆腐
秦彥幫助前妻成爲江都首富,換來的是離婚和淨身出戶!\r\n前妻:“明天帶着你女兒滾出我的房子!”\r\n當日!\r\n大佬:“告知全族嫡系,明天是秦爺喬遷之喜,務必放下手中的所有事務,爲秦爺搬家!違者,逐出族門!”
其它 連載 462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