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明朝張岱《夜航船》載,諸葛亮南征孟獲,渡瀘水時河水洶湧被阻。有人建議,要用人頭祭祀,瀘水才能風平浪靜。這個建議被諸葛亮否決:“我仁義之師,怎麼能隨便殺人呢?”他採取的辦法是用面做皮,豬羊肉塞在裏面,“像人頭而祭之”。張岱說,“後之有饅頭,始此”。
可是不對啊,諸葛亮做的這個“饅頭”,裏面有肉餡啊,明明是包子,怎麼能說是饅頭呢?其實這沒什麼奇怪,古代對食物的稱謂和現在多不一樣,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饅頭就是指包子,直到宋朝,才進入饅頭與包子稱謂並存的年代。《水滸傳》中說孫二孃開黑店,賣的也是“人肉饅頭”。直到現在,南方一些地方,還把包子稱作饅頭,比如“生煎饅頭”,肯定是帶餡兒的,就是“生煎包子”。
岳飛的孫子岳珂寫過一首《饅頭詩》:“幾年太學飽諸儒,薄伎猶傳筍蕨廚。公子彭生紅縷肉,將軍鐵杖白蓮膚。”這饅頭說的不是包子又是啥?另有記載,北宋太學食堂的主食,春秋是炊餅,夏天是冷淘(涼麪),冬天就是饅頭。有天宋神宗突然想知道學生們喫什麼,就叫人拿點學生的飯來嚐嚐。那天正好喫饅頭,皇帝嚐了嚐肉饅頭,說了句話:“以此養士,可無愧矣。”那時的皇帝,還是很心疼知識分子的。“幾年太學飽諸儒”,說的就是學校食堂的伙食:包子。
既然包子叫了饅頭,那真正的饅頭又叫什麼呢?明朝于慎行《谷山筆塵》說,唐玄宗出奔四川的時候,路上沒喫的,是楊國忠自己掏了錢買了胡餅給唐玄宗喫。這胡餅,就是蒸餅。因爲上面撒了胡麻,所以叫胡餅。古代把大量麪食稱作餅,比如麪條就叫湯餅、水引餅、素餅。那麼這蒸餅,就是現在的蒸饅頭了。
蒸餅的稱謂一直沿用,可到了宋仁宗的時候,變化了。宋仁宗名字叫趙禎,“禎”與“蒸”音近,老“蒸餅蒸餅”地叫不是犯忌諱嗎?於是就改了,新名字叫“炊餅”。沒錯,就是武大郎賣的炊餅。很多文藝作品把武大郎賣的炊餅理解成燒餅,是完全錯誤的,武大郎賣的,實際就是現在的饅頭。
賣饅頭的小販,也未必像武大郎一樣走背字。唐朝長安城賣蒸餅的小販鄒駱駝,就是個幸運兒。這位鄒駱駝每天推着小車上街賣蒸餅,走到勝業坊拐角的地方,地上有幾塊凸起的磚,把車輪一硌,車子就失控翻了,蒸餅滾一地。偏偏鄒駱駝記性不好,回回走到那兒回回翻車。看着沾滿塵土的蒸餅,鄒駱駝火兒了,回家拿了把頭,刨那幾塊磚。刨了十來塊後,挖出一個瓷罈子來,裏面居然“有金數鬥”。鄒駱駝一下就闊了,再也不用賣蒸餅了。
有幸運兒就有倒黴蛋,這位倒黴的人叫張衡,在武則天朝,官已經當到四品,而且馬上就要再進一階,提拔到三品。他倒黴就倒黴在退朝的時候餓了,餓的時候又看見路邊攤新出屜的大蒸餅,還冒着熱氣兒呢。張衡沒忍住,買了一個,騎着馬喫上了。擱現在根本不算事兒,小白領下班餓了,在路上買個羊肉串、煎餅果子邊走邊喫很正常——當然坐地鐵喫東西會出糾紛,要是在香港還能招來警察。但那時候是唐朝啊,人家騎的還是自己的馬。要不怎麼說張衡倒黴呢,他路上喫蒸餅被御史看見了,御史還給武則天寫了個本子,彈劾他,武則天的批示是:“流外出身,不許入三品。”得,張衡的政治生涯到此爲止了。看來在路上喫東西,真不是個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