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唐代宗永泰年間,事情又有了反覆。有人上書刑部,說打馬球傷人,也傷馬,取樂的辦法很多,幹嗎非得玩這個?這條意見獲得了認可,刑部尚書還把提意見的人畫了像,置於座右,讓祕書寫了讚美詞——當時唐朝已經由盛轉衰,可能這類時尚體育已經失去市場了。
不過,馬球最後還是沒有被禁住,因爲它發展到軍隊中去了,成了官兵們常玩的遊戲。這誰禁得了啊?
到了宋朝,馬球迎來了自己的黃金時期,這首先得感謝宋太宗。《宋史》說,是宋太宗把這項軍中游戲引進宮廷,並且制定了場地、球門等規則,並且在春三月於大明殿舉辦了“錦標賽”。球場東西向,兩側有高一丈多寬八尺多的球門,門上有金龍,門柱下有石刻蓮花座,門柱上有彩繪。兩名承旨(樞密院武官)守門,兩名衛士拿着小紅旗唱籌。御前衛隊持哥舒棒環衛球場。打球雙方,是宗室與各級官員,一隊穿黃色,一隊穿紫色,用的是金色和銀色的球棒。在教坊齊奏的涼州曲中,皇帝騎馬出現,之後大家才能上馬。
比賽由皇帝開球。之後鼓聲大作,兩隊爭鋒,誰進球了,就多得一個籌碼,插在該隊的旗幟上。皇家隊得分了,慶祝方式是停下比賽,向皇帝山呼萬歲,而羣臣隊得分,慶祝方式是下馬跪謝皇帝。誰先得到三分,就算是贏了,比賽結束,開始飲宴。
有人該問了,一丈高的球門,進球是不是太容易?其實不容易。打中球門不算得分,要打中球門上方的“風流眼”纔行。
和現在一樣,有比賽,就有公關,有交易,就有談判。比較有名的談判發生在宋神宗打球的時候。當時宋神宗正任用王安石進行變法,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滿,這些不滿瀰漫在朝廷的各個角落,球場也不例外。
宋神宗閒的時候,叫了兩個弟弟吳王和嘉王在宮中打球。皇帝說,咱們賭條玉帶吧,誰贏誰拿走。沒想到嘉王來了一句:“我們要贏了,不要玉帶。哥,你就把王安石那個青苗法給廢了就行。”結果弄得宋神宗心裏特不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