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永遠的夏娃
我們的朋友,開小飯店的亞當,在上個月意外的中了一張獎券,獎金大約是一百多萬西幣,摺合臺幣五十多萬的樣子。
這個數目,在生活這麼高的地方,要置產是不太可能,如果用來買買生活上的小東西,便是足足有餘了。在我碰到亞當的太太卡門時,我熱烈的恭喜了她一番,最後很自然的問她:“你買了些什麼新的東西嗎?”
卡門非常愉快的拉我回家,向我展示了她一口氣買下的二十八雙新鞋子,我蹲下去細細的欣賞了一番,竟沒有一雙是我敢穿在腳上的,尤其可怕的是,她居然買了一雙花格子布做的細跟高統長靴——真難爲她找得到這麼難看的東西。
我告辭了卡門出來,心裏一想再想,一個多了一些金錢的人,在生活上,精神上,通往自由之路的理想應該更暢通些纔是,她不用這些錢去享受生命,竟然買下了二十幾雙拘束自己雙腳的東西回來,實在不明白這是出自什麼心理。
其實我個人對鞋子一向亦是十分看重的,回憶起童年時代的生活,我常常搬了小板凳坐在陽光下,看家中老傭人替我納鞋底,做新鞋,等不及的要她挑一塊小花布做鞋面。
那時候,抗戰已經勝利了,我們家住在南京鼓樓。一幢西式的大房子裏,有前院有後院,還有一個停車的偏院。童年的生活,所記得的不外是玩耍的事情,玩耍又好似與奔跑總脫不開關係,雖然不過是三四歲吧,可是當年如何跨了大竹杆圍着梧桐樹騎竹馬,如何在雪地裏逃不及喫了堂哥一顆大雪彈,如何上家中假山採桑葉,又如何在後院被鵝追趕,這種種愉快的往事,全得感謝我腳下那雙舒服的純中國鞋子。那時候我們家的孩子們,夏天穿的是碎布襯底,縫上鞋面,加上一條布絆扣橫在腳面上,如同蠶豆瓣似的舒服布鞋。冬天的棉鞋便沒有橫絆扣,它們的形狀是胖胖的如同元寶似的一種好玩的東西,穿着它好似踏進溫暖的厚棉被似的,跑起路來卻不覺得有什麼重量。
記得有一年聖誕節,母親給我穿上了一雙硬幫幫的小皮鞋,我喫了一驚,如同被套了個硬殼子一般的不舒服,沒有幾天,新鮮的感覺過了,我仍是吵着要回舊布鞋來穿,還記得母親嘆了口氣,溫柔的對我說:“外面多少小孩子飯都沒得喫,你們有皮鞋穿,還要嫌東嫌西的吵。”
到了臺灣,大人背井離鄉,在離亂的大時代裏,丟棄了故鄉一切的一切,想來在他們的內心是感觸極深的。可是做孩子的我們,哪懂那些天高地厚的道理,當我從中興輪上下來,進了臺北建國北路那幢小小的日式房子,發覺每一個人都要脫鞋才能上榻榻米的地時,簡直沒將我高興得發狂,跟着堂哥和姐姐盡情的又叫又跳,又低頭看着自己完全釋放的光腳丫,真是自由得心花怒放,又記得爲了大家打赤足,堂哥竟亂叫着:“解放了!解放了!”爲了這一句可怕的共產黨才用的字,我們這些也跟着亂喊起解放來的小孩子還被大人打了一頓,喝叱着:“以後再也不許講這句話,再喊要打死!”天曉得我們只是爲了光腳在高興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