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不安靜不給他上菜。”我說。
全家笑得一塌糊塗,我的小侄女突然說:“我們在幼稚園就是這樣,誰吵就不給點心喫。”
這些事回想起來心裏還是遺憾,進過幼稚園的人怎麼都不上餐館呢?
在國外,我一共跟三個旅行團體有過接觸(那時候叫考察團),有的是間接的友人跟團來,有次是給拉去做零碎翻譯,還有一次是國內工商界組團來,當時我尚在給一家商業雜誌寫稿,總編囑我去旅館看看寫一篇訪問。
旅館的大廳本來是一個公共場所,偶爾大聲說話並不犯法,可是同胞們一團總是二十多個人,大家目中無人的“喊話”,聲量驚人,四星高級旅館寧靜的氣氛因爲同胞的入侵完全破壞,一些原先在看書或閱報的其他旅客在忍無可忍之下大半向我們輕藐又憤怒的瞪了一眼無可奈何的離去。
有一回我實在是窘迫不下去了,非常小心的微笑着向幾位中年同胞說:“我們小聲一點說話好吧?”這句話說出來我臉就先紅了,覺得對人太不禮貌,可是聽的人根本沒有什麼反應,他們的聲量壓過了我太多,雖然我的性情並不太溫柔,可是總不能出手打人叫他們閉嘴吧!
大聲談話不是人格上的污點,絕對不是,可是在公共場所我們會變成不受歡迎的一羣,所到之處人人側目皺眉,這總不是我們所希望的吧!
爲什麼不有備而來
俗語說行萬里路,讀萬卷書,旅行本是增長見聞最直接的吸收方法。現在的世界跟古代不同,有關各國風土人情、名勝古蹟的資料多不勝數。我個人的旅行方法是先看書,看地圖,大略瞭解了要去的國家是怎麼個情形,然後再親身去印證一番,我發覺用這種方法去行路比毫無概念的進入一個陌生國度亂闖的收穫要多得多。
碰見過很多遊遍歐洲再來到西班牙的同胞,交談之下,他們所遊所看的各國印象都很混淆,說不出什麼有見地的感想,更有些人連地理位置都弄不清楚,這當然是因爲奔波太烈,過分走馬看花必然的結果。可是如果在家中稍稍念念書本再來,那麼遊覽時間的不夠消化是可以因爲事先的充實預備而補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