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看起來,真是輕易到手,得來全不費工夫,文字也很平淡。可是細味之下,卻是以具體的動作神情,充分顯現了抽象的心理感覺,緊張之態,狀溢目前。
其實,幾乎每個人都有“偷”的念頭。三毛長大之後,仍然是童心未泯,照偷不誤。可別誤會她是竊盜宵小之徒。(白手成家)裏就有一段是敘述她和荷西在晚上爬進總督家的矮牆,用四隻手偷挖花的故事。後來被衛兵發現,臨機應變,裝作談情說愛的情侶才得以脫身而出。
第三部分刻劃偷錢之後的心理。
整個人變了,坐也不是,立也不是,好像生了病。其實,母親發現掉了錢,並沒有懷疑三毛,可是,她“樣子的確像在發高燒,口袋裏的五塊錢就如湯裏面滾燙的小排骨一樣,時時刻刻燙着我的腿。”用譬喻的手法,誇張地形容鈔票燙着腿,在客觀上當然不是事實,鈔票怎麼會滾燙呢?可是在主觀感覺上,非如此過甚其詞,還真不足以描繪她心裏面的緊張與不安。
就在這樣“心裏有鬼”的情況下,折騰了一整天,最後的下場是“赤着腳快步跑進母親的睡房,將錢捲成一團,快速的丟到五斗櫃跟牆臂的夾縫裏去,這才逃回牀上,長長的鬆了一口氣。”
三毛用回溯的口吻刻劃她童年的心境,生動傳神,而活現紙上。當然,還錢之後,想到夢想因爲膽小而付諸流水,心裏面還是酸酸的。
第四部分描敘偷錢事件結束後的尾聲。
偷錢的滋味並不好受,因此,她沒有再偷,並且發現,原來姐姐弟弟們都有共同的經驗。
這樣一次童年的回憶,一個許多人共同的出軌經驗,在三毛的筆下,如此一幕幕地排演到讀者面前,真是栩栩若生,好像看電影一樣。沒有講理、沒有說教,而寓教化於詼諧之中,耐人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