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念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阿榮的媽媽從臺北法院回來那天的傍晚,村子的媽媽們都聚集在村子的路頭等候消息。
那天是阿榮涉嫌結夥搶劫宣判的日子。
他爸爸之前已經說過,就算判得再重也不會上訴,說有這樣的孩子跟沒有一樣,何況,他也沒錢轉他找律師。
阿榮生下來就有點智能不足,但卻是鄰居所有媽媽們疼愛的孩子。
他整天笑嘻嘻的、不調皮搗蛋、不惹是生非,而且任勞任怨。「比自己的小孩還好驅駕(閩南語,「使喚」之意)。」媽媽們都經常這樣說。比如臨時缺什麼要到一個小時路程外的九份去買,自己的小孩叫個動,只要交代阿榮,就算颱風天他也肯去,雖然偶爾會出錯,比如要他買面線,他卻買鐵線之類的;要他幫忙顧小孩,他可以寸步不離,一背、一抱就是一個下午。
村子裏的孩子大部分小學一畢業就到臺北工作、當學徒,而他卻老是被打回票,所以一直待在村子裏,成了所有媽媽都可以使喚的孩子。
一直到十七歲,他纔去成了臺北,在一個麪攤當洗碗工。十九歲那年,麪攤附近幾個小孩缺錢去搶劫,找他當把風,他竟然傻傻地跟着去。
阿榮的媽媽回來了,所有媽媽們相互擁抱在路邊哭成一團。爸爸們則在榕樹下沉默地抽着煙,一根接一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