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念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劉頭家回來的那一天,全村停工、停課,家家戶戶都準備長串的鞭炮,然後一大早所有人就站在門口望向山腰上102號公路往村子的岔口處。
那天早上祖父纔跟我說,劉老闆二二八事件之後就被抓去關了,財產全部充公。說劉老闆在監獄裏很得人望,說只要有人要被槍斃,他都會幫他買一件全新的白襯衫給他們換上,說臺灣人要走也要走得乾淨、走得有體面。
祖父說,事務所的職員這十幾年間沒有人離開,由於老闆不在,所以他們的薪水都不是「領取」,而是用另一個名詞替代,叫「借支」。祖父說這叫情義,這種情義臺灣人才瞭解。
村子裏的鞭炮從劉老闆的車子出現在山腰上開始響起,一串接一串,到他下車跟好多人握手、擁抱,一直到被全村的男人擁進設在學校操場的歡迎式場時還沒停。
劉老闆給大家帶來小禮物,一個特別設計的紙袋,裏頭有一包健素糖、一打鉛筆、一把十五公分的塑膠尺以及一本筆記本,每戶以小孩的數量爲單位,一個小孩發一袋。
那天中午全村的餐會前,他講了一段很長很長的話,我坐在圍牆上遠遠地聽着,有一段話至今依然記憶深刻,他說:「……我知道大家生活都不好過,不過,無論如何,再艱苦也要讓小孩讀書,有讀書纔有知識,有知識才有力量!」
我記得這段話一如祖父一輩子都記得劉老闆俠客般的豪情與浪漫。
劉老闆的名字叫劉明,或劉傳明。美男子。嘉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