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念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有關「老頭家」的故事好像從有記憶開始就斷斷續續地聽大人們說着,雖然不清楚他到底是誰,不過倒記得大人講起他的時候經常都是一副敬仰的神情。
大人們說老頭家是嘉義人、美男子、有才情、留學日本……說他娶了當時大家公認的嘉義第一美女;說娶親那天有喫醋的情敵躲在路邊用泥巴丟新娘的轎子,而有個懂命理的大師看到沾滿泥巴的轎子就鐵口直斷「新郎婚後一定發大財,因爲新娘帶了田土來」!
他們說大師真準,因爲老頭家從嘉義到九份以振山公司的名義承租採礦權,不久之後就挖到金脈,根據我祖父的描述是「賺到的錢三代喫不完」!
那老頭家現在在哪?噓,不能說。
祖父講起老頭家就像在講一個心儀的英雄、一個古代的俠客,浪漫又豪放。他說有一年的尾牙,老頭家要獎賞礦工,而當時是老臺幣,不值錢,鈔票的面額大到令人傻眼。祖父說老頭家用卡車載了不知道幾百麻袋的鈔票回來,在事務所裏頭把所有錢都倒出來,大小面額全混在一塊兒,像一座山。
工人下工後在事務所排一排,祖父說老頭家好像喝了一點酒,臉紅紅、笑眯眯,手上拿着一個竹畚箕,要大家脫下上衣當容器,不管工人的層級是師傅還是最低階的運土工,只問:幾個小孩?然後一個小孩兩畚箕,三個小孩四畚箕,沒有小孩的—畚箕……至於一畚箕到底多少錢,大家憑運氣。
祖父說:「全臺灣的歷史上,這款頭家你找不到第二個。」
一九五九年的秋天,村子裏忽然一陣騷動——老頭家終於要回來了!
就如同準備迎接盛大的祭典一般,全村開始鋪路、清理壞境、大掃除;接着所有電線杆和牆壁上到處貼着「歡迎劉老闆返鄉」的紅紙。
當時小學二年級的我才明瞭或許大人嘴裏常說的「老頭家」其實應該是「劉頭家」纔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