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躍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當喫藥成爲時髦,療救的不但是人,世道也必是病了。《紅樓夢》裏,寶玉見了女孩子,必定要問道:“妹妹讀什麼書,喫什麼藥?”大觀園裏的少爺小姐們相互贈藥,也是風雅的事。榮寧兩府天天念着喫藥,不光是人的身子弱了,家族的氣數也漸漸到了盡頭。魏晉名士都愛喫藥,恰恰是遭逢亂世。何晏發明了“五石散”,據說可以補精益氣。這種神祕的藥,不過是拿紫石英、白石乳等五種礦物質熔鍊,熬成粥狀服食。此藥性酷熱,藥效一旦發作,皮膚如有火燒,服藥者須着寬袍大袖。魏晉人物仙裾飄飄,實在同喫藥關係極大。那會兒的人若沒喫過“五石散”,絕算不上富貴高雅。嵇康在魏末亂世是個異數,他雖然“常修養性服食之事”,專門寫過《養生論》,但並不主張胡亂喫藥。他以爲“神仙稟之自然”,只要導養得理,必定壽比彭祖。他相識的一位叫王烈的名士,卻是個地道的養生狂人。王烈于山中偶得一物,“石髓如飴”,視爲珍寶。他自己喫了一半,留下一半要送與嵇康喫。可惜那東西還沒送到嵇康手裏,就已凝固成石頭了。嵇康卻是養生得法,又終年打鐵,身體很強壯。若不因鍾會進讒被害,嵇康必定長壽。
王烈喫了那種軟石頭是否立馬斃命,未見書上記載。王烈只是見這東西神奇,就想當然地喫將起來。中國古人喫藥,多是想當然喫起來的。有喫對了的,有喫得莫名其妙的。人蔘長得像人,喫了必定大補。這也許是喫對了。月季因爲月月開花,必定可治婦人經血不調。醫典是這麼說的,但是否真有效驗,不得而知。前幾年在大陸很紅的臺灣林博士,深得古人真傳,有很多想當然的高論。比方,他說人又不是牛,怎可喝牛奶呢?又說,凡瓜果的營養,多半都在皮上。婆婆姥姥奉他若神明,信他天天喫香蕉皮。若不是臺灣那邊將此人判了刑,香蕉皮會成大陸支柱產業。那該拉動多少內需,判了此人的刑實在是可惜了。林博士跟古人的不同也許在於,王烈自己會喫軟石頭,林博士卻不會喫香蕉皮。王烈不會拿軟石頭賣錢,林博士卻四處賺講課費。如此,可見今人比古人機巧,卻病得更重。
往書店裏走走,兩類書最暢銷。一類是教你賺錢的財經書,一類是教你活命的養生書。既想多多地賺錢,又想久久地賴着不死,便是這世間的病。這世間的病很多,別的病就不去說了。我不懂賺錢,那些財經書說得是否有理,無從知道。我也不懂養生,那些養生書說得是否有理,也無從知道。倒是見識過寫養生書的人,知道他們自己就是大病。曾與某養生大師同桌喫飯,那人下馬威似的盯我良久,又拿過我手去捏了捏,神乎其神地說了我的病。我有的病他沒說,沒有的病他亂說。我還算是個厚道人,忙拱手道了感謝,並不當衆點破他。哪知他越發得意,我祖上幾代的病他都說了,像個半仙,鐵口直斷。於是,從我祖輩到我自己都沒犯過的心臟病,成了我家的家族病。他的養生書很好賣,還常在電視裏做節目。若在臺灣,他也許會被抓去判刑,就像那位林博士。
我便發現,形形色色的林博士,仍在道上混着。很多的養生書,多屬江湖術士的胡言。他們還辦各種講座,形同傳授神祕功法的大師。看了他們的書,聽了他們的課,日子就過得神神道道。喫什麼,不喫什麼,天天跟踩地雷似的。生病不必看醫生,揉揉捏捏就會自愈。揉和捏必定有神祕數字,不外乎三十六次,或七十二次。我總是不肯相信,多一次或少一次,真會死人嗎?有位美女養生專家,教人生喫泥鰍治胃病。一患者如法身試,吞了幾條生泥鰍,險些兒送了小命。
多年前,我也聽信別人的話,喫上某種中成藥,據說可補東補西。那藥出自百年老字號,名頭聽起來很大。哪知喫了三月,滿身無名腫毒。我整個夏天羞於脫衣,不敢下泳池。從此,不再輕易信藥。再聽人說喫樹皮、喫樹葉,更不敢相信了。
倒是想學那嵇康,找個地方打鐵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