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前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2004年11月19日“嫦娥一號”開始初樣研製,“嫦娥工程”進入實施階段。
那時候剛剛完成“神舟五號”飛船的特種玻璃配套項目的星箭公司經歷過一場嚴重的熱帶風暴“海馬”的侵襲,星箭衆人在雷鳴的帶領下搶險救災,在災後更是奮勇直追完成了“神舟六號”飛船的特種玻璃配套項目。時光如梭,一晃三年過去,如今嫦娥一號衛星都已經開始探測月球。
“嫦娥一號”衛星定義是一顆繞月探測衛星,主要用於獲取月球表面三維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關物質元素的分佈特點、探測月壤厚度、探測地月空間環境等。初期階段,將有電性星和結構星這兩顆初樣衛星來承擔衛星測試工作。
電性星的試驗主要是用於一些帶有電子性能的設備的綜合測試,結構星的試驗主要是要考覈結構設計的合理性,和整星上溫度控制設計的合理性。
這兩顆初樣星的結構製造在2004年底就已經開始整星測試,2005年初,在這個基礎上,再進行正樣衛星,也就是最終要實現發射的衛星的研製。
2005年,這一年星箭公司的抗輻照玻璃蓋片正式跟着“神舟六號”載人飛船飛往太空,星箭全體員工也是圍在電視機前觀看發射直播。
而嫦娥一號衛星的整個初樣測試階段也持續到2005年6月份,隨後進入衛星正樣星的研製階段。此外,承擔衛星發射任務的長征三號甲火箭已經投入生產,爲了保證完成月球探測工程任務,科研人員對長三甲火箭進行了41項提高可靠性的設計。
嫦娥一號衛星在2006年底完成所有的試驗,已經具備發射條件。長三甲火箭也在2006年下半年出廠。
2006年3月,中國探月計劃第一顆衛星“嫦娥一號”進入有效載荷正樣系統最後聯試階段,以確保科學探測設備嫦娥一號衛星有效載荷將來在太空正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