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邊淳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報道詳述了一個母親在戰後的苦難時代,獨自堅持培育孩子的故事,我們曾爲之嘆服。但是,假如母愛是第一本能,是天性,就不需要那麼佩服。
如果這樣的事情都能成爲美談,那麼,餓着肚子在原始森林徘徊十天的人和爲追隨女人而越獄的囚犯,也應受到表彰。
究竟是否像那位學者所說,母愛是第一本能呢?這方面不屬於我研究的專業,也沒有深解。但是,看到母愛這樣被歸類,總以爲是母愛觀念相當強烈的人自然形成的一種願望。
當一個有孩子的女人深愛一個男人,而那個男人討厭孩子時,她同時作爲母親和女友,是要孩子還是要男人,兩種慾望又同屬第一本能,就很難選擇。近年來,認爲性慾是第一本能、母愛是第二本能的人居多。這種排列說法,也許有價值重新研討一下。
<h2>去看阿蘭·德龍</h2>
前些天,有機會和某個女性討論阿蘭·德龍主演的電影《個人生活》。我想,這部電影應有很多人看過,先簡要介紹一下故事梗概。德龍所扮演的能幹的少壯政治家,成爲聯合政府的大臣,整日忙忙碌碌,被工作所追趕。其情人與之約會,總處於一種被迫等待與忍耐的狀態。一天,情人忍無可忍了,氣急敗壞地打電話說:今晚十二點以前,你要是不來,我就死!然而,其當晚在愛麗捨宮會見記者,脫不得身,待十二點之後到達公寓時,情人已經服安眠藥死了。
情人的死,與患神經官能症而住院的妻子,以及在政界有隱性影響力的年長的女人,都緊密相關。劇情的要點,就是揭示公務繁忙的男人和不能體諒的女人之間的感情糾葛。
說實話,我看完這部電影,先是有些氣餒,繼而舒了一口氣。氣餒的是爲說“今晚十二點以前不來,我就死”而自殺身亡的女性,儘管其心情可以理解,但過於歇斯底里和漠視生命,就難以引起觀衆共鳴。作爲男性的我看來,犯不着爲這樣的事情葬送性命。影片對女人固執任性的表達,有點過於強化,傳遞不出癡心女人的痛苦和悲哀。
如果說影片有讓人諒解和寬容的地方,則是這種題材的創作難度,個人的體會依然是描述現代的戀愛是艱難的。因爲現代男女之間的言行沒有禁忌,無論說什麼、幹什麼,都能獲得原諒,故而男女之間沒有神祕感和危機感。創作者很難描寫浪漫的愛。這部電影也明顯地表現出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