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這期《實話實說》的題目是“再談王海”,因沒記住四位嘉賓的名字,姑且以座位順序名之,左一是一位湖南的律師;左二是一位北京的大學老師;左三是一位上海的商場代表;左四是一位北京的社會學者。
左一和左三是王海的批評者,左二和左四是“王海現象”的肯定者。在王海出場前,我是左二左四的支持者。
左一的主要觀點是從執法主體的角度質疑王海職業打假的合法性,認爲只有國家工商管理部門纔有管轄權,而王海知假買假已違背了《民法通則》中的誠信原則,實際效果也僅僅是增加了造假者的成本,而這一成本最終將由消費者承擔,因而在更大程度上損害了消費者。
左一的話受到了左二和現場觀衆中另一位大學老師的有力反駁,被指爲“思維混亂”。我一開始也覺得左一豈止是“混亂”,簡直是混賬!首先,造假者已然是不“誠信”了,針對他們的任何行爲都是正義的,在這兒強調追究者的“誠信”只能是僞善,甚或是居心不良;其次,考慮到製假販假屢禁不止,以致全民無一不曾受害,我們有理由懷疑國家工商部門的執法能力,把執法權完全交給他們,等於是在極度危險下剝奪人民的自衛權。
左二和左四表述方式各有側重,但基本立場一致:製假造假大逆不道,誤國誤民,一日不除,國無寧日。左四態度更激烈一些,引申面更寬一些,有些話到了嘴邊兒被崔永元堵了回去。
左二左四都有些慷慨激昂,或叫正氣凜然,都是正確的道理和完美的道德觀,令人本能地就願意擁護。相形之下,左三就可憐了,作爲商場代表他強調的是商場在進假貨時也不盡是故意,也是糊里糊塗,這個箇中情由就不要跟消費者講了,沒人會同情你。你站在那兒賺大家錢你就要承擔貨真價實的義務,罰你就是要你小心,你再故意進假貨你就該被逮捕了。
我的心情是在王海出場後產生微妙變化的。這廝一露面就是一副小商人的嘴臉,小開領西服,小方框墨鏡,大背頭,塗一腦袋錚亮的髮膠,就差鑲一大金牙再戴一大翠戒就全了。這種打扮的人我一向不信任,小家乍富說的就是這德行。以我的勢利看法,這是新時代土鱉的典型裝束。什麼叫土鱉?就是人家穿坎肩他也穿坎肩。顯然,王海這副與其說是打假英雄不如說是造假高手的派頭使他的支持者都有些“晃範兒”。他落座後,左二便一個勁兒問他的打假動機,是不是最初、有一點、想當英雄?看來左二多少希望能從王海身上看到一點光明,拼命在幫他找哪怕是口頭上的高尚的動機。面對這樣起勁的支持者,王海的回答則十分老實:沒有,本來就是爲了賺錢。左二的失望或說悲憤通過畫外的一句話表露無遺:原來是這麼一個低俗的人。
左二之後,左四也表達了類似的失望,說“這是對王海崇拜者們的一個打擊”,並立即將自己與王海擇開,說自己只是支持“王海現象”,言下之意對王海這個人不敢恭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