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王朔
孫甘露
時間:2006年7月20日下午
地點:北京北郊
孫:我就把它開着,就不關了。
王:行。
孫:說話,昨天我錄着聽還是挺清楚的。
王:我自己其實光靠寫作也沒掙到能活一輩子的錢。其實1991年以後我也沒寫什麼大東西,也是不願意重複自己,自己抄自己也沒勁。覺得要寫就寫一個跟以前不一樣的小說,但又不清楚是什麼。這幾年,大概有十幾年一直在寫,寫出來的都不是那意思,也不知道自己要什麼。
孫:有同感。
王:(笑)時間長了,總有經濟壓力,總是要掙點小錢維持基本需要,社會多勢利呀,我又那麼虛榮。又不想太勞心,所以沒事去做電視劇、電影策劃、編劇什麼的,主要從這行業掙錢度日。這一行整體水平確實不高,錢掙着不累。本來挺淺一池子水,前兩年開始往外冒所謂國產商業大片——所謂美元上了千萬的,亞洲一線紅人到齊的,吊起來打的,宣傳忠孝節義的。遭到狂宣,爭掛票房紅旗,好像中國人忽然會拍電影了,忽然愛看電影了。其實就我在這行裏做看客的感受,以爲這種商業大片對本地電影市場是一種嚴重殺傷。因爲這樣的片子,一個就差不多把全年國產電影的放映空間佔滿了。全國目前票房不到十個億,這裏還有二十部外國大片的票房收入,一部國產大片,譬如說賣了兩億四或一億四,就佔了整個國產片票房的大半。據中影公司人講,每年國產片票房百分之九十五就那兩三部片子拿。不是說它賣錢有罪,問題是賣到上億就一定意味着它對影院實行了壟斷性放映,應該說至少要在最佳檔期放三個月以上才賣得回來。誰也別說因爲您好看影院勢利,把別人嚇着了,不敢來。那是結果。開始怎麼回事誰都知道,沒動用行政資源才叫見了鬼呢。你敢說電影這行沒有官商勾結?當然是爲了提升華語電影在本國市場的影響力,進而帶動整個民族電影的繁榮。動機沒的說,目標很高尚,通過行政手段分配檔期保證長時間獨家放映,比起過去下文件逼各公家單位集體買票看電影,我認爲是一進步。但是,這種夢幻組合造成的市場瘋狂,或說市場熱烈反應,用某小報的興奮口氣說:老百姓又看電影了!能如預想帶動整個行業的繁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