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新亞書院(續二) (第3/3頁)
錢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日,港政府送來一創辦新大學之綱領,凡二十餘款,囑各校參加意見。新亞特開一會議,逐款加以改定者,逾三之二。但港政府亦不堅持,率從所改。又一日,餘偕同事四五人赴教育司應邀談話,羅維德亦同往。時高詩雅已退休,毛勤接任,手持一紙,列五六條,起立發言。先述第一條,辭未畢,餘起立告毛勤,能有幾分鐘許餘先有申述否。毛勤允之。餘發言畢,再請毛勤講話。毛勤謂,尊意未盡,儘可續言,於今日之會有益無損。餘遂繼續發言,再讓毛勤。毛勤又言,君盡暢所欲言,勿作存留。餘再繼續發言。自上午十一時開會,壁上掛鐘打十二響,餘告愧憾。毛勤謂,今日暢聆君言,極所愜意。惟有一事乞原諒。港政府爲成立新大學事,亦特組織一會。我居此位,特轉達政府公意,非私人有所主張。今晨聆錢先生言,當轉告政府,俟下次再商,遂散會。是夜,新亞在市區有酒會,羅維德告美琦,今日錢先生有一偉大令人敬佩之表現。席散,美琦詢餘,乃以午間教育司開會事告之。
羅維德駐新亞一年,回雅禮,由蕭約繼任。在盧定來港時,即與餘相識。其人久居中國,又娶一中國太太,離大陸後,居港寫作亦已多年。與港政府人多相熟。時以新亞意與港府意彼此傳遞,爲助亦大。港政府又特自倫敦聘富爾敦來,爲創建新大學事,與三校磋商。富爾敦力贊新亞研究所之成績,謂當保留此研究所,成爲將來新大學成立後之第一研究所,一任新亞主辦。並將此意寫入新大學創建法規中,俾成定案。餘與談及新校長人選,餘主由中國人任之。富爾敦謂,先聘一英國人任首席校長,再由中國人繼任,或於實際情勢較適,未細談而罷。
四
一九五九年秋,餘得耶魯大學來信,邀餘去在其東方研究系講學半年。餘以新亞事煩,適桂林街舊同事吳士選俊升自國民政府教育部次長退職去美,餘邀請其來新亞任副院長,餘離港可暫代校務。毛勤告餘,吳君曾任臺灣政府教育部次長職,彼來新亞,似有不便,港政府將拒其入境。餘問毛勤,在英國是否有從政界退職轉入學校任教之例。今吳君已正式從國民政府退職,轉來新亞,有何不便。毛勤言辭趑趄,謂新亞聘人易,君何必選走一限途。餘謂,港政府倘有正當理由告餘,餘自可改計。倘並無正當理由,何乃堅拒餘請。毛勤通粵語,並亦略讀中國書。彼謂,君心如石,不可轉也。只有仍待港政府作最後決定。
一日,蕭約特來告餘,私聞港政府中人語,新亞申請吳君入境,頗懼大陸忽提抗議,橫生波折。頃港督休假離港,不二日即返,專待其最後一言。萬一堅拒新亞之請,豈不對新亞顏面有關。不如暫撤所請,再俟他日從長商榷。餘謂,既只須再待三數日,餘必俟港督返,聽其作最後之決定。及港督返,語其部下,我們且勉從新亞此一請,他日復有此等事,再作詳商。翌晨,毛勤一早來新亞,入餘室,即連聲恭喜,謂港督已允吳君入境,並已直接通知紐約英國領事館,囑其就近轉達吳君,俾可即速治裝。毛勤又謂,君爲此事延遲美國之行,頃吳君不日可來港,君亦可整備行裝矣。
又一日,毛勤來告餘,彼於明年夏須退休返英倫,君將去美國,特先來辭行。彼又謂,英國乃民主政治,於反對方面意見,亦知尊重。君堅持己見,一次不見從,儘可再次提出,幸勿介意。
毛勤又於年前向餘提議,由新亞來創辦一中文中學,可作港九中文中學之榜樣。囑餘先選定一地,香港政府可無條件撥付。校舍圖樣繪就,建築經費新亞只需擔任其十分之一,其餘十分之九,全由港政府負擔。將來此中學之常年經費,教育司當擔任其百分之八十,而內部用人行政,則全由新亞作主,教育司決不干預。餘遂於九龍近郊荃灣擇定一地,距市區不遠,而隔絕煩囂,可全不受市區之影響。其地揹負山,南面距海亦近,可遙望,地極寬敞。惟須待港政府先在該區四圍築路,再於路面下安裝自來水電燈各線。餘並聘定臺北沈亦珍來任校長。亦珍特來港一行,同去踏看新校舍之地址。一切端倪粗定,忽港政府創設新大學之動議起,餘爲此事,各方商談,極費曲折,遂將中學事擱置。及毛勤去職,亦未目睹其成。
餘自辦新亞,與香港教育司時有接觸。前爲高詩雅,繼任者爲毛勤。而高詩雅任職時,毛勤即爲之副。故餘與毛勤交接爲特多。高毛兩人皆久居港地,通達中國社會人情,對餘皆具禮貌。及中文大學成立,特授高詩雅以名譽博士學位。高詩雅來港接受學位時致辭,特紀念及餘與新亞之往事。餘時已離港來臺,有人特轉送其演講辭於餘。餘初不通英語,居大陸時,與外國人交涉極少,不謂在香港交接得許多美國英國人。至今不勝馳溯。亦餘生平師友中所難忘之幾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