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已做完 珍重再見 (第1/15頁)
水木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愛已做完,珍重再見
2005年我真正期待過的電影並不多,《九首歌》是其中的一部,因爲經常看電影,我會憑着本能而不是影評人的推薦去決定是否應對一部電影懷有期待,因此第一次知道《九首歌》這部電影的時候,吸引我的是它的劇照和小段預告片,而不是宣傳所說的“九十分鐘的性和搖滾樂”。劇照很簡單,只是一對男女在海邊親暱擁抱,海是灰色的,男女都是灰色的,但是愛情和青春是彩色的。那是在鏡頭之外,不容易被看見。那一小段預告片也很簡單,劇照中的這對男女在牀上做愛,鋼琴的音符流瀉,女人可愛的笑容,男人的畫外音,說他愛這個女人,愛她男孩子一樣的身體,她今年21歲。
於是我在我的博客上說,我想看這部電影,這不算是一種推薦,但我的一些朋友還是在看了我的博客後去看了這部電影。果不其然,他們大多數人不喜歡。在90分鐘的電影裏,只有男人和女人用各種方式去做愛,然後參加一場又一場的音樂會,然後分手,這樣的一個幾乎沒有故事的電影,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很難接受,有人批評它說任何一種希望描述純粹的愛情的嘗試都是失敗的,也有人說只把它當A片來看更合適。這些我想我都可以理解,只是當你旁觀一場愛情,你並不需要去和什麼人討論什麼纔是純粹的愛情。愛是用來做的,不是用來討論的,所以導演讓你看他所理解的愛情,那麼你就只要看着就可以了,然後愛情結束,然後你關上電視去睡覺,僅此而已。
我不能說我特別喜歡這部電影,我甚至選擇性地跳過了一些鏡頭,但是這部電影卻讓我流了兩次淚,一次是兩個人正愛得熱烈,他們在充滿陽光的房子裏做愛,窗外有很美麗的風景,一段安靜的鋼琴聲不期然地響起,那些飄落的音符,彷彿是一段記憶。愛情正在進行,但是如果一個有心的旁觀者聽到這段音樂,就會知道,另外一個男人,那個拍了這部電影的男人,他在用鋼琴告訴我,這一切都將成爲一場回憶。而電影另外一次讓我動容之處,則是當這一切真的已經結束,男人在白雪皚皚的南極上空,突然想起女孩,一臉的沉默,還是那段鋼琴曲,彷彿昨天重新來到身邊,此時的回憶真的就只是回憶了。你曾經留不住的,你預言別人也留不住而且他們真的也沒有留住的愛情真的也就這樣過去了。你平靜地目睹着這一切,甚至不會覺得特別激動,只是這巨大的蒼涼如此輕飄地滑過你的生命,那一刻,面對着那些記憶裏的畫面和音符,我們如此安靜,是因爲我們都無言以對。那個拍電影的男人,他並不是只想給人講述他所理解的性和搖滾樂,他想告訴人們的是他所感受到的愛情和生命和它們所帶來的,巨大的空。
它讓我想起很久以前認識的一個男人。他說,男人和女人之間的愛情,其實就是做愛這麼一回事。但也就是這個男人,他從22歲開始正式談戀愛,到了我認識他的32歲,整整十年裏,換了很多女朋友,卻還說自己在尋找真愛。當年的我對他的理論頗不以爲然,曾經認爲他不是在撒謊,就是在爲自己找藉口,典型的男人式的藉口。雖然我不是他的女朋友,卻也爲此而忿忿不平過。直到很多年後,大家都不再有聯絡的今天,我才明白,也許他只是過於坦誠地說出了愛情的本質,很冷酷,也很真實。就像在這部充滿着性和搖滾樂的電影裏,沒有人會注意到在奔放的激情和音樂之中,穿插的那段起畫龍點睛作用的鋼琴曲一樣。在這場巨大的虛無裏,當你從夢中醒來,你會發現,只有回憶是這冰冷的夜裏唯一真實的可以陪伴着,讓你取暖的東西。
愛情是無論如何都會死的吧,無所謂有沒有婚姻這個形式。能讓兩個人長相廝守的東西,卻常常是愛情以外的。互相依賴、互相習慣的是親情,共同努力、共同進步的是夥伴,一起打天下、撈世界的是契約,在牀上爭奪權力、研究上位下位問題的是政治,我們有多少爭吵是因爲愛情本身?也許大多數爲了愛情以外的其他東西:前途,工資,房子,未來,男人是否是優質的長期飯票,女人是否道德完滿,賢良淑德。而其實真正的男女之間的感情,也只是他們相遇,他們做愛,他們告別而已。
我像《九首歌》裏的那個男人一樣喜歡那個21歲的、有着男孩般身體的女孩。就像有時候我會喜歡那些向死而生的人,也喜歡他們向死而生的愛情一樣。只有盡情地死,才能忘情地生,我喜歡她愛情的方式,純粹、簡單,愛了就是愛了,不需要任何的討價還價,斤斤計較。作爲女人,我一直以爲她比故事裏的那個男人更有勇氣。誰愛誰多一些,誰比誰多一些權力,誰該給誰承諾,誰該爲誰改變,既然愛情終究要死去,那麼,除了做愛,也只有做愛,可以讓兩顆靈魂緊緊擁抱在一起,而其他的一切,其實並不重要。
他們連爭吵都沒有,除了喜歡一起去聽搖滾音樂會,就是做愛。這愛情太放肆,所以它才更像一個烏托邦的故事,不知道該怎麼結束。王子和公主從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每天做愛?當然不會,於是在九首歌之後,他們分了手,她學習結束,回到自己的國家去,他們在男人的家門口互相擁抱,微笑道別。時值聖誕節的前夜,滿是彩燈的大街上,連一滴告別的眼淚都沒有。於是我會禁不住想,她到底是因爲太年輕而承受得起這愛情的虛無呢,還是因爲太年輕而根本無法體會這生命的不可承受的輕飄?無論怎樣,她走後,我們對她的一切都不可知,倒是他,我們看到他對她的思念,才知道,原來一切都在歲月中,並不是不着痕跡。原來大腦可以忘記的,身體會牢記。
他們表達的是他們真正相信的那種愛情,這也許並不現實,也許只是一種理想,也許對某些人來說並不正確,但這愛雖然不至於奮不顧身,卻至少也是心無雜念。愛的時候就去愛,退的時候就全身而退,不再回頭。要知道這世界上勇敢做愛的人不少,勇敢愛的人卻並不多,我通常把這樣的人叫做狠角色。如果是女人,我還會把她們定義爲真正的尤物。只是這樣的人少之又少,我們大多數的人,則總是在愛又不敢愛、退又捨不得中徘徊,結果太過放肆的愛情在人們的眼中反倒成了一種罪。其實觀衆也大可不必猜測這樣的愛情到底是否存在,至少它存在於導演和演員的心裏,存在於某些看電影的人的心裏。人這一生中,能夠將純粹的愛情進行到底當然沒那麼容易,然而,一個連一段不摻雜任何目的和雜質的愛情都沒有體會過的生命也是可悲的。身體的慾望,有時候只是爲了抵達另一個靈魂來撫慰生命的孤單。愛情總是會死的,如果我們有一天終究要重回孤獨,爲什麼不趁還在一起的時候、還互相依戀和陪伴的時候,只是相互擁抱,做一個單純的愛呢?爲什麼不能在愛已做完的時候,只是微笑告別,互道珍重呢?沒有人可以告訴別人怎樣去愛,要拼命抓住還是灑脫放手,都不過是一種選擇,只是這個世界上,有的人做出了這樣的選擇,有的人做出了那樣的選擇。無論他們看上去是多麼的不可理解,但是他們確實有着他們自己的理由。對於我來說,這理由懂一些,總是比完全不懂的好,這也許也是看電影,看我們所不熟悉的那些人的愛恨情仇的意義。
此生因你而放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