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梗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真實原因卻是《匹夫》的投資人撤資,黃小明是沒得辦法纔出資填補這個窟窿。
然後23號《匹夫》的首日票房250萬,對於原時空多出一百多萬,主要是因爲《黃金大劫案》定檔27號,跟《匹夫》不在是同一天上映。
只是這時上映兩週的《泰坦尼克號》總票房突破7億,《匹夫》撞了個粉身碎骨。
這一下《黃金大劫案》被衆人寄予厚望,寧昊儘快不是導演,但本來不喜歡宣傳他這次卻沒有落下,面對採訪寧昊表示“好萊塢給國產電影的壓力比較大,所以只能儘可能地幫國產工業一些忙,幫國產工業做一些推廣、宣傳”。
27號,《黃金大劫案》首日票房850萬,首週三天票房3600萬。
電影投資5000萬,回本壓力不小。
面對好萊塢,這次銘明製作出品的電影同樣敗下陣來,奇蹟不在。
不過作爲新人導演,申奧表現不錯,而且寧昊雖然盡心宣傳電影,但銘明傳媒宣發時卻未把寧昊作爲最大賣點,所以並未遭受口碑反噬。相反,沒有上當受“騙”的觀衆和業內人士都紛紛表示銘明又培養出了一個不錯的新入導演。
電影要有好的票房,除了品質,營銷也是一部電影能否暢銷的關鍵。如果過分依靠“寧昊”這塊牌子,雖然能一時把觀衆“騙”進電影院,但會導致觀衆的觀影預期和實際造成落差,最後只會自食惡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