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梗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緊接着就是《殺生》,管虎+黃博,首日票房230萬。
這一場“小米加步槍”對抗“洋艦大船”的戰役,可謂完敗。
有院線人士在五一假期之前對於三部國產片的票房預計是:《黃金大劫案》2億元、《匹夫》5000萬元以及《殺生》3000萬元,現在看來這個預測實在太過樂觀。
如果國產電影是被好萊塢的強片打敗,那反而是好事,但《超級戰艦》是一部大爛片,竟然在國內市場首周票房破億,最終票房3.1億,國產電影輸給這樣的好萊塢電影,是會讓人覺得很不服氣的。
在兩艘大船夾擊、“復仇者”又迎頭趕上的態勢下,《黃金大劫案》《殺生》《匹夫》的前景如何,顯得更加撲朔迷離。
這種情況下,一些業內人士當然少不了發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見了。
第一個意見就是國產電影導演權力大於能力。
“國產電影導演並非都是攝影、服裝、剪輯、配樂的專家,但什麼都管,權力嚴重大於能力,卻鮮有人自省並努力學習相關技術、培養相關人才。”
“國產電影導演當製片人、有終剪權,卡梅隆都沒這兩樣。他們天天抱怨缺好製片人、缺好剪輯、缺好配樂……恰恰因爲他們習慣了掌控一切,更可笑他們還未必每樣都懂。”
說的確實有道理,很多導演不是鄙視商業,就是圈錢拍爛的大片,又有幾個導演在鑽研類型片來扞衛國產電影的市場?